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强弩之末

1979-1989年历时十年的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已经成为历史,人们对于这场战争的情况并不陌生。然而,这场战争的内幕却依然鲜为人知。本书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这场战争的起源、过程和结局,揭示了这段历史的真实面目。相

“排满”与民族主义

本书分析了革命派“排满”思想的理论来源,介绍了革命派为建立单一汉民族国家而重新塑造的汉族国史,对宣传“排满”就有代表性的人物、组织和刊物进行了个案分析。 对于辛亥革命中的“排满”问题,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里,

黎澍集外集

这本收录了黎澍遗稿的集子,有利于思想解放,要了解和研究黎澍是非读不可的。   集中所收录的主要是不见于黎澍已出版的文集的文字。这些文字大多写于1978年以后,半数以上未曾发表过,这主要是由于其内容当时还属

近代广东的政党·社会·国家

该书主要探讨中国国民党(包括其前身各团体在内)的整体组织,并把它定位于国家—社会关系的整体结构之中,探讨范围基本上限定于1890年代到1920年代的广东地区——中国革命运动的主要舞台。作者试图对广东的政党、社会

白金汉宫的春秋英国王室

本书为《世界王室》丛书之一。笔者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全面撰述了英国王朝的风云变幻,描述了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英王们丰富多彩的政治活动、军事征战、家庭背景、家庭生活以及宫廷轶事,描绘了英国一大批显

世界体系

这是一批主要学者们对一个重要题目发表挑战性文章的一本第一流集子。所有对资本主义发展和极长期历史变化感兴趣的人们必须对此关注。本书应当广泛阅读和讨论,了解新的世界史人类中心理论的关键读物。   本书从多

欧洲的抉择:社会目标和政府权力

《欧洲的抉择:社会目标和政府权力(套装上下卷)》以自由政府间主义理论统率翔实史料,集中阐释了德国、法国和英国三个欧洲大国在战后欧洲一体化五次有决定意义谈判中的表现,对这一影响国际政治未来走向的重大问题给

三礼馆

本书以探究《三礼》学演进问题为入手,以乾隆初叶为重点考察时段,以清廷诏开三礼馆为核心议题,将其置诸清代社会由乱而治而盛的广阔历史背景之中,从清代学术发展的整体过程予以把握,通过对清廷诏开三礼馆的举措和

明朝嘉靖时期国家祭礼改制

礼学向称难治,而《明朝嘉靖时期国家祭礼改制》在相关研究较少的情况之下,运用政治合法性理论和传统礼学知识,对嘉靖时期郊、庙、社稷、历代帝王庙、孔庙、三皇等祭礼变革史进行了深入检讨与审视,知难而上,收获颇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毁灭

作为纪念苏联解体15周年的一部图书,《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毁灭》运用大量文献资料展示了戈尔巴乔夫六年改革的浮沉,对于苏联解体的政治、经济、民族、历史等因素进行了多方面分析,并对苏联解体历史教训做出理

近代中国女性日本留学史

本书全面论述了近代中国女性赴日留学的历史。全书按时期(清末、民国初期、民国中后期)分三章论述,重点是民国初期部分。迄今为止的中国女子日本留学研究,明显地集中在清朝末期,对民国时期留日女学生的论述大都局限

近代西方文化与日本明治宪法

《近代西方文化与日本明治宪法》主要内容:日本明治宪法制定的思想模式从英、法、美模式转向普鲁士,德意志模式的实质,是借天皇君权至上之名行立宪政治之实,是专制外壳与立宪内核的巧妙嫁接。明治宪法体制,是一个

基督宗教与近代中国

《基督宗教与近代中国》,本书是本院近代史研究所与比利时鲁汶大学南怀仁研究院合作召开的基督教与近代中国学研讨会论文的集结。会议收录23位中文学者的与会论文,涉及明清民国基督教在传播的多方面情况,有一定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