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门外的清水安三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日本基督教传教士、教育家清水安三与他的先后两位夫人清水美穗、清水郁子在北京朝阳门外的贫民窟创立崇贞学园,在天桥附近的贫民窟创办救济院爱邻馆,为战乱环境下中国、日本和朝鲜这三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日本基督教传教士、教育家清水安三与他的先后两位夫人清水美穗、清水郁子在北京朝阳门外的贫民窟创立崇贞学园,在天桥附近的贫民窟创办救济院爱邻馆,为战乱环境下中国、日本和朝鲜这三
《历史虚无主义评析》地改革开放以来时隐时现、从未止息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了深入的评析。本着党的“双百”方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详尽阐述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的历史背景、它在新时期的若干特点及其严重危
《把世界带进中国:从澳门出发的中国近代史》从地方百姓的生活经验、华南地区的社会转型、教育机会与个人升迁、近代报业与政治舆论、香山人的商业网络与居住形态等几个方面,探讨16-20世纪初数百年间,在全球海洋贸
《迪拜:脆弱的成功》的主要内容包括:1酋长国的诞生;2从阿拉伯民族主义到共同安全;3自由港的建立;4经济多元化;5政治稳定与协商统治;6迪拜矛盾体;7联邦的稳定性;8安全、犯罪与恐怖势力等。
前言 一《大南实录》简介 《大南实录》是越南阮朝(1802~1945)官修史书,全书由《前编》与《正编》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均有“帝纪”“列传”两种体裁的内容。 《前编》有“帝纪”十二卷,记述从阮朝太祖嘉裕皇帝(阮潢
《中国基督教史话》内容简介:基督教是世界主要的宗教之一,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传人中国也有1300余年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虽然漫长,经历了唐朝、元朝、明末清初和19世纪以来至今的几个不同历史阶段,但其发展路
《西藏史话》虽从西藏古史写起,但重点阐述了西藏近百年的沧桑巨变。即:近代中国西藏如何从帝国主义列强觊觎、蚕食的半殖民地,走向彻底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和完全融入祖国大家庭;如何从神佛统治的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
《近代中日关系源流:晚清中国名人致近卫笃麿书简》披露整理了包括有康有为、梁启超、王照、汪康年、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那桐、恭亲王、肃亲王、庆亲王、荣禄、王文昭等几十位晚清中国要人给近卫的近百封信札。
长期以来,法治都被美国奉若神明,它是捍卫公民自由与美国式生活方式的利器。没人能说出其确切含义,但所有人都对其大加赞赏。而在《西方的掠夺:当法治非法时》这本充满战斗性的新书中,乌戈·马太与劳拉·纳德向法治
《日本社会的历史(修订版)》讲述的既不是“日本国”的历史也不是“日本人”的历史而是日本列岛上人类社会的历史。上溯远古文明明确列岛的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特别是从其出发点开始追问其大约1300年间持续不断、至今仍影响
《泰国北部的云南人:族群形成、文化适应与历史变迁》是中山大学人类学文库之一,《泰国北部的云南人:族群形成、文化适应与历史变迁》以生存于泰国清迈省北部的云南人(主要指原国民党军队、眷属及其后裔)村落、族群
缠足与反缠足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争斗曲折而绵长,相关研究却多偏重于一方,《身体之争:近代中国反缠足的历程》则将近代中国的缠足及反缠足运动的双方统一纳入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平等看待,重建了近代中国的缠足与反缠
序言:圈子和大众 图书馆学是一门学科,图书馆工作是个专业范畴,从事图书馆教育、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工作的人,统称为图书馆界,或称图书馆圈子。 但图书馆面对的是天下读书人,服务的是社会各界民众,这个“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