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刽子手的一生:贝利亚罪恶生涯

收入本书的共有3篇关于贝利亚的文章。其中,《贝利亚》、《一个刽子手的升迁》分别发表于苏联《青春》杂志1988年第12期和《星》杂志1988年第9期。两文内容互相补充,重复处略作删节。作者在上述两篇文章中挖掘出不少

周恩来与西藏的和平解放

《周恩来与西藏的和平解放》内容简介: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决策,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实现西藏的和平解放,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作出了别人无法替代的卓越贡献。《周恩来与西藏的和平解放》力图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尽可

亚当·斯密在北京

本书是作者两部早期著作《漫长的20世纪》与《现代世界体系的混沌与治理》的续集和延伸,集中论述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形成的两个最为重要的过程:一个是新保守主义的“美国新世纪计划”的出现与消亡,另一个是中

文化神话学

《文化神话学》讲述了:神话尽管其形态各异,但它的内显形式就是意识形态。“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马克思语)这段话是极其深刻的,对神话研究具有极强的

冷战与新中国外交的缘起

冷战与新中国外交的缘起(1949-1955),ISBN:9787509738351,作者:牛军 著

战争与国家恐怖主义

在审度20世纪发生在亚洲的各种冲突方面,《战争与国家恐怖主义》可谓独具开创性,它第一次系统地探索了战争与国家恐怖主义之间的联系。一些国家在对恐怖主义下定义时通常把它们自己的行为排除在外,本书对这种定义方

在华英文报刊与近代早期的中西关系

本书从媒体和公共舆论的角度, 探讨鸦片战争前中西史关系史的演变。通过商人及传教士与早期在华英文媒体、“自由贸易”的渴望与广州体制的冲突、从对抗走向战争、关于鸦片问题的辩论、中国形象的重新建构、《中国丛报》

革新开放后的越南共产党(1986~2010年)

《革新开放后的越南共产党(1986~2010年):以全国党代表大会为视角》以1986年越共六大确立革新开放路线以来主导国家经济革新发展与党的建设的历史为线索,探讨越共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国家建设纲领、越南社会主义

通向集体之路

本书以作者在安徽南部自然村——汪家村前后长达10年的田野调查为基础,讲述了一个集体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如何形成的故事。作者认为,集体制度虽然由国家推动和组织,带有很大的强迫性,但是农民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

西汉文献动词研究

全书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对西汉动词进行全面系统的分类、统计,特别是将现代语言学理论引入西汉动词研究,例如转换生成语法、格语法、关系语法、层次语法、系统功能语法、配价语法、构式语法等,以说明相关语法

发现中国

本书原是德国知名汉学家卜松山(Karl-Heinz Pohl,来自马克思的故乡德国特里尔)为德语区读者撰写的一 本中国文化导入读本,该书在德国受到极大欢迎,一再增订出版。 在本书中,作者立足传统与现代,揭示了中德民众

购买时间

资本主义国家常常通过使用金钱这一资本主义现代社会最神秘的机制,来消除社会冲突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最终,“过去几十年金钱的魔力终于变得过于危险,现在没有人敢用金钱去购买时间。” 施特雷克•沃尔夫冈在法兰克福

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

本书在总结新时期以来我国人文界的创新群体,文学人类学一派的跨学科研究经验,以神话学视角进入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在中西学术传统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新方法论的构建——四重证据法,对中华文明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和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