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

通向集体之路

通向集体之路

作者: 卢晖临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2

价格: 49.00

ISBN: 9787509772409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卢晖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博士,哈佛燕京访问学者。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作者在安徽南部自然村——汪家村前后长达10年的田野调查为基础,讲述了一个集体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如何形成的故事。作者认为,集体制度虽然由国家推动和组织,带有很大的强迫性,但是农民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他们被裹挟到集体化的大潮中,同时,也以自己的方式、沿着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向推波助澜,甚至在可能的范围内调整和改变了潮流的走向。

目录:

引子:汪家村印象/001 第一章 制度研究:问题、意义和方法/008 一 集体制度研究的缘起与方向/008 二 既有研究的批判性回顾/013 三 个案研究和历史叙述方法的应用/017 第二章 制度理解:不同的理论视角/025 一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026 二 文化主义的制度观/028 三 社会学新制度主义/030 四 一个整合性的理论框架/039 第三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汪家村/047 一 土地占有情况/049 二 汪家村的人物/050 三 讨论:革命前社会分化秩序与社会分化的文化网络/079 第四章 通向集体之路/097 一 解放/097 二 土地改革/102 三 合作化/113 四 共产风/122 五 讨论:革命后社会分化的新格局/130 第五章 集体时代的社会经济生活/139 一 集体一日——生产/139 二 经济分配——工分制度/142 三 集体仪式——一场婚礼/148 四 集体决议——责任田收回、自留地调整和并队/151 结 语 集体制度:农民的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156 跋 集体经济再评价——十年之后的反思/162 附录一 革命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分化模式及其变迁:社区研究的发现/180 附录二 周家庄:人民公社遗产的新启示/223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