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寻找意义

《寻找意义:一种循序渐进的心理疗法(修订版)》是“积极心理疗法”的主要著作之一。积极心理疗法简明易用,已通过基础课程和硕士课程成功用于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以及相关学科的教育和培训。该疗法已传播到世界70多个国

性契约

《性契约》是一个关于自由的故事,而性契约则是一个关于隶属的故事。性契约是契约论中一个被压抑了的层面,是对原始契约理论选择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社会契约以性契约为前提,而政治权力的真正起源是性权或者婚姻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1辑)

研究和认识生活在中国文化下的人们的社会心理,发现和揭示中华文化与社会心理的相互建构过程及特性,最终服务于社会,贡献于人类——百年以来,华人社会心理学者孜孜以求的正是这一目的。《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将系统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4辑)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4辑)(本辑焦点:性格与文化)研究和认识生活在中国文化中的人们的社会心理,发现和揭示民族文化和社会心理的相互建构过程及特性,最终服务于社会,贡献人类,这正是华人社会心理学者百年以来

谈判专家

二十一世纪已进入第二个十年,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情况日渐复杂,挑战与危机与日俱增。在全球化大趋势下,随着社会日益城市化,中国甚至整个世界都可能成为恐怖主义滋生和壮大的温床。社会不公和过度现代化等问题

解读中国人的人格

本书记录了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王登峰、崔红等人对中国人人格结构的有益探讨,相对于西方的“大五”人格结构,由中国词汇分类中得出的“大七”人格结构无疑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实际情况,更加接近中国人人格的真实状态。

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菁华

从纵向的历时态角度说,有关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经历了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等不同阶段;而从横向的共时态角度说,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的路径则为们了解人性和社会行为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这部菁华或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本书成书于2001年3月,2001年10月第二次印刷,深受读者的喜爱,是此领域的重要书籍。本书主要是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为基础,从本土化的视角,对中国人心理以及所处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脉络,进行了

克服紧张:一种积极的方法与途径

“积极心理治疗”是心理动力学和行为治疗的综合模式,着眼于冲突和苦恼的积极方面。它从文化和历史的观点来评估心理问题,强调每个人实际的和潜在的能力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的重要性,在治疗过程中动用直觉和想象,以故事

骚扰--无法回避的痛

本书是阅读流行系列中的一册书中作者抓住夫妻、家庭、企业这样一种两个人、几个人和一小群人的典型事例,分别加以解剖,试图把受害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受害者应有的权利都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中国人的宗教心理

《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意义的找寻

本书的核心在于,向我们发出加人意义寻找过程的邀请,看看我们是如何从多重的前景中获益的。我们肯定会发现,这些观点并不彼此对抗,但它们看上去可能是互相对抗的。这便引发了对于悖论进行一次新的理解的必要。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二辑)

研究和认识生活在中国文化中的人们的社会心理,发现和揭示民族文化和社会心理的相互建构过程及特性,最终服务于社会,贡献人类,这正是华人社会心理学者百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的。《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系统地选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