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与传统之间

传统与现代是当代社会文化发展实践和知识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本书集中了海内外诸国知名学者的高头讲章,内如广泛地涉及传统与现代(及后现代)的诸多层面。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现代性问题的本土思考,

货币的教训

中国的货币老虎越养越大。是货币总要出来购物,是老虎总要出来吃肉。既然人们对货币之虎冲入市场并抬升物价有很大的意见,那么在左拦右截之余,不妨考虑,究竟喂多大一块肉,才足以让这只货币老虎乖乖地呆在笼子里,

文化记忆

<p>《文化记忆》是扬•阿斯曼系统提出“文化记忆”理论的经典之作。全书分两部分,一部分探讨了记忆(有关过去的知识)、身份认同(政治想象)、文化的连续性(传统的形成)三者之间的关系。二部分具体描述了在古代埃及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于1948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此书一直没有中文本,1985年由冯先生的学生涂又光先生据英文本译为中文,由北京大学出版

诠释的圆环

本书是以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诠释及其本土回应为基本线索,择取若干重要的儒学范畴、命题及传教著述作为分析的个案,试图揭示中西文化在相互遭遇之早期所发生的冲撞与反应的深层机理。史料翔实,分析透彻,可引发人深

审美现代性批判

本书从20世纪上半叶中德美学的历史与逻辑关联入手,从审美思想史和知识社会的角度研究审美现代性问题。着重呈示另知识界对德国美学的期待视野,寻求德国审美思想的东渐对中国语境中审美现代性问题的发生所具有意义;

美学十五讲

《美学十五讲》内容简介:从苏格拉底吧息着说:美是难的,到宗白华亲践“诗意地栖居”,《美学十五讲》涉及了美学领域里最重要的话题。索解美的神秘本质,诠释难以捉摸的美感,缕析美的范畴,触类美的缘际,标的美的功

后殖民批评

后殖民批评是当下西方宗主国大学文学批评的重要课程,本书内容包括关于殖民主义的话语,论民族文化,东方主义的再思考等。

比较文学实用教程

《比较文学实用教程》在系统阐述比较文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实用性、实践性,尤为突出教学实践的丰富性与生动性,将学科理论深入浅出的阐发与研究案例生动具体的分析紧密融合,并附有代表性的研究案例,以利于学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

简介: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本卷对西方古典文艺理论发展历程、柏拉图和他的《文艺对话集》、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诗学》、但丁谈《神曲》的信与达·芬奇论画的笔记等26章内容作了论述。

外国文论简史

《外国文论简史》是在《世界文学简史》之后应运而生的。《外国文论简史》应该具有怎样的品格,或者说它应该按照什么原则来编写?这是应该说明的。经过反复讨论,我们确立了三条原则:一是将“外国”的范围大致划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