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

上海人民出版社

靠窗的位子,光线刚好

《靠窗的位子,光线刚好》是一部作者记录自己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留学生涯的精美图文书。和“大的”结婚不到一年,李瑾伦就从暖洋洋的台湾飞到了灰冷冷的伦敦,找寻她自己也说不清楚的创作梦。坐在靠窗的位子前,李瑾伦

在欧洲,逛市集

《在欧洲,逛市集》是韩良忆“居游系列”的第一本书。最令人垂涎三尺的欧洲不在餐馆,而是在市集——有机熏鲑鱼、勃艮地红酒牛肉、佛卡夏扁面包、Stilton蓝纹奶酪、奥维涅干香肠......在百货公司冲锋陷阵,花很多时间找知

嗜书瘾君子

我们与书的情爱之路,一路走来,理性与痴狂之间往往只隔一线…… 人生百病有已时 独有书癖不可医 一本嗜书如命者的终极解脱指南 一本无可救药的爱书人的黑色幽默告白 最新一版 重度来袭 作者以幽默诙谐的手笔,娓娓

施蛰存学术文集

《施蛰存学术文集》由施蛰存著,依据施先生东南西北“四窗”的杰出成就,将全书依次分为四辑。只是第二至四辑的篇幅总和也比第一辑少,因按《施蛰存学术文集》编例,第二辑不能收文学作品,第三辑不能收翻译作品,第四

君子之交

编辑后记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著名作家萧乾、文洁若夫妇与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者丸山升教授相识、通信,开启了二十余年的跨国友谊。2006年,丸山升先生逝世,夫人丸山松子女子编辑遗著时,整理出了萧乾夫妇与丸山升

大师的欧洲

自古希腊罗马以降,欧洲数千年的历史,历史学家为之记录下了无数令人振奋的成就和无奈的衰亡,以及对宗教的崇敬和法律的实施,但我们还是会感到缺憾——这样的历史只是人们的“所作所为”,而“所作所为”背后也许还有同样

非常年代

《非常年代》讲述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关于罗斯福夫妇的,另一个是有关美国这个国家的。这两个故事从1940年起,到1945年12月结束。它们如同现实生活一样,是有机交织在一起的。

朝九晚五

《朝九晚五》作者薛莉,也许我们并不熟悉“议会政治”,所幸“办公室政治”大家都不算陌生。众所周知,凡是“政治”,不管是哪一种,都是要“搞”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办公室政治是天天搞,时时刻刻在搞着的

诗人哲学家

《诗人哲学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植物的欲望

在《植物的欲望》一书中,畅销书作者迈克尔·波伦讲述了关于四种日常植物的一些迷人的故事,这四种植物包含了人类与自然界的最为重要的某些联系。波伦把令人着迷的轶事和易于理解的科学编织了文彩斐然的散文,把我们

美学散步

宗白华先生是现代中国的美学泰斗。其美学著述抒情,艺术,充满着中国古典的诗情画意,融老庄哲学、屈骚传统、柳宗和儒学于一体,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无限,于方寸间体现广阔之天地,处处透露出诗人的敏锐和近

贝克特肖像

1953年,《等待戈多》在巴黎首次公演,观众反应相当冷淡。评论家玛丽亚·曼内斯直截了当地说:“没有比它更糟的了。”甚至有演员演完后说:“我一点都不懂。”但是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加,再加上罗伯·格里耶等名家的推荐,傲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本书初版于1922年,是梁漱溟新儒学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全书共五章,主要包括了本体论、认识论、文化观、历史观和伦理学思想五个部分内容。作者将西方的非理性注意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结合,对东西文化加以比较,极

批评与真实

《批评与真实》是法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新旧两派一次论战的产品,是巴特对攻击他的一篇文章《新批评还是新骗术》的反击。看来晋仪选译巴特这篇力作,除了它有文献性的价值外,另一原因是她很欣赏作者在他写作中所透露

恶的象征

本书综合运用现象学和释义学方法,描述了恶的原始象征系列以及成因,探讨了神话的动态联系及由此产生的哲学思想。作者将哲学家甚少关注的界域,诸如言语、诗、梦、神话、宗教史料、习俗等圈进思想领地,叙述了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