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

商务印书馆

欧洲的城市化

《欧洲的城市化:1500-1800年》内容简介:作者重构了1500-1800年三个世纪的欧洲城市发展状况。他以50年为一个单位划分为不同的阶段,细致地评估了欧洲当时城市的规模,并且将大量详尽的数据列于附录。书中将统计数据

中国的土地和劳动

本书是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理查德·托尼在1930年代撰写的一部关于中国经济状况的著作。因为当时中国主要还是一个农业国家,所以该书的侧重点主要是农业问题,包括农民生活状况、农村人口、耕作方式、农业信贷、旱涝灾

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1900~1949)

《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总四册,分1900~1949和1950~2000两部,按年份顺序撰稿,便于搜索与记忆。全套近200万字,将20世纪中国史学之重大事件与重要著述,堪称百年史学之“历史回顾”、“世纪盘点”。 《20世纪中国史学

明代的塾师与基层社会

《明代的塾师与基层社会》主要通过对明代私塾教育的发展与塾师社会构成的演变、塾师的生计状况、塾师的职业生活与职业观念、塾师的社会活动等问题的梳理,更主要从“社会人”而非简单的“教育者”的角度,探讨了塾师于明

历史的另一角落

该书是四川大学副教授吴铭能近年致力于档案文献与口述历史研究成果的集结。他从一些被大家认为“不必处理的琐碎细节”入手,对梁启超、徐志摩、陈独秀等近现代历史名人及“雷震案”、“二二八”等历史事件做了重新解读,书

清代财政史论稿

《清代财政史论稿》内容简介:“珞珈史学文库”是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师学术研究成果的结集。第一批推出的是二十多位教授的文集。以后将根据情况,陆续推出新的集子。

唐宋都城社会结构研究

该书研究的时间框架大体以唐为主,延伸到五代和宋,空间框架以唐长安为中心,以洛阳为辅,以两宋都城开封和临安作为参照,寻访从唐初到南宋五六百年间的都城经济社会变化的点与线。主要围绕对唐宋都城社会变迁的思考

魏晋南北朝升天图研究

升天图是以形象表达人们对死后的祈求,包涵着时代的生死观。春秋时期的儒家学说,重在现实社会的改造,所谓“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不言鬼神与死后的世界。道家言行超脱世俗,所谓“出生人死”,视死

日本外交史研究

近现代日本外交史研究一直是中日两国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国内外有关学者就此展开了多年研究,发表和出版了为数众多的研究成果。笔者反复考究既有的和新挖掘出来的史料后认为,近现代日本外交史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变化

水之道与德之端

《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增订版)》这部书,是美国达慕思大学艾兰教授的最新著作,原文版1997年由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印行。现在经张海晏博士译为中文出版,对于这样一种非常专门的学术著作来说,应

探寻史前欧洲文明

《探寻史前欧洲文明》从欧洲各地生活的角度说明了欧洲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证明了欧洲的文明经过原始和荒蛮走到今天,它之所以有现在的物质和精神的成就是欧洲人民共同创造的。这本书不是欧洲的贵族史、英雄史、战争史

顺治写真

《顺治写真》内容简介:今人有将其各类生活照片汇集成册,名之日“写真集”,意在去其铅华,或矜持作态,或矫揉造作,而以真实的本来面目示人。 陈捷先教授新著《顺治写真》,顾名思义,《顺治写真》之写作,既要遵循

中古艺术宗教与西域历史论稿

《中古艺术宗教与西域历史论稿》分为四编,第一“考古发现与中古佛教艺术”,主要是有关佛教造像等佛教艺术方面的论文;第二“汉传佛教的周边考察”,所收文章内容以高昌佛教为主,兼及吐谷浑和北凉的佛教;第三“西域胡

西方历史编纂学史

序言 英国历史学家史丹福(M.Stanford)区分了三种类型的史学史(historiogra-phy):1)描述类型的史学史,它描述讲解历史写作程序和方法等,如英国学者马维克(Marwick)的《历史的性质》(The Nature of History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是区域社会研究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目前开辟有理论探索、学术评论、江南经济、江南文化、江南社会等栏目。我们的办刊宗旨,一是重视理论的创新,尤其是本土化社会史理论的建立;二是重视新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