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

商务印书馆

世界图景的机械化

《世界图景的机械化》是一部享誉世界的经典科学史名著,曾获得1952年荷兰国家文学奖霍夫特奖。它以机械论观念的产生和对自然的数学描述为主线,深入细致地探讨了从古希腊到牛顿两千多年的科学思想发展,鞭辟入里地分

两汉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重新讨论了以往对关系史的研究,将经过检验的成果组织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下篇就若干重要而又必须进一步推敲的专题,如张骞西使、甘英西使、通西域路线戊己校尉、李柏文书,以及吐鲁番文书

嚈噠史研究

嚈哒最初是北亚一个弱小的游牧部族,本书虽然没有涉及嚈哒史上的所有问题,但由于有关嚈哒人活动的重要方面大体上都涉及到了,在内容安排方面也适当考虑了连贯性,在目前国内外学界还没有更全面的嚈哒问题专著问世的

宋元泉州与印度洋文明

本书主要以宋元之际的泉州与印度洋贸易的关系讲述中外文明交流中的社会风情与文化习俗的互相影响。泉州与印度洋文明的关系可谓交织甚密、难分彼此——一言以蔽之,泉州是了解印度洋世界的一面窗户,印度洋文明则是认识

史籍举要(修订本)

史学入门必备 完整保留柴德赓原著 增添珍贵研究资料 许大龄、黄永年、邱敏编撰、整理、校订 名家推荐: “有志于史学的人,手此一编,费力省而得益多,登堂入室,左右逢源,对于著者是一定感激不尽的。”——吕叔湘 《史

中国佛教史

本书为中国第一部以近代方法写就的佛教简史。作者认为中国于佛教义理的方面有特别发达的学问,只是因不注重考史而影响了深研义理。由此可见本书为弥补考史之缺而作,它取材于日人境野哲《支那佛教史纲》之宋前部分,

古代世界的政治

本书是芬利晚年撰写的一部较为全面地研究古代政治的重要专著,是作者学术思想成熟的具体体现。本书在重点考察古代雅典民主和罗马共和政治的基础上,比较了两者的异同,阐释了古代世界政治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国家兴衰的

路易十五时代简史

1715年“太阳王”路易十四去世,法国的绝对专制政体自此盛极转衰。路易十四死后,路易十五继位,并自1743年起亲政至1774年止。路易十五是个破有争议的人物。贬者谤其慵懒无能,纵情声色,丧土辱国,民穷财尽,王全衰落

古罗马宗教读本

本书是一部以文本学习为主的拉丁语教材,分两部分,前篇为古罗马宗教,后篇为古罗马宗教与基督教的相遇,前后两篇均包括述要、词语汇释和文本阅读三部分,述要主要介绍背景知识,词语汇释收录一些基本词条,而文本阅

孟姜女故事研究及其他

本书为顾颉刚民俗文学研究的代表作。众所周知,顾颉刚对民俗学及民间文学的研究,有卓越的贡献。他自述研究民俗文学的意义在于“历史研究之辅助”,具体而言就是“从戏剧和歌谣中得到研究古史的方法”,“想用民俗学的材

宋代地理学的观念、体系与知识兴趣

本书从观念、体系和知识兴趣三个方面勾勒宋代地理学发展的基本面貌。以中国传统知识体系自身的知识累积和认识论基础为背景,描绘出更贴近古代中国学术传统,尤其地理学自身的知识体系的地理学史,并尝试从知识史的角

新史学

本书收录梁启超在光绪壬寅(1902年)前后提倡“新史学”、“史界革命”时期的史学著述四种,即《中国史叙论》、《新史学》、《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国地理大势论》。此次整理,本着兼顾原刊本及校录本的原则

中国近代教科书中的日本和日本人形象

通过对文明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主要教科书出版机构编撰的教科书的调查,探讨从清末到1945年中国的中小学教科书如何向学生们讲授日本,围绕中国教科书中关于日本的记述两国之间曾经发生过怎样的冲突,在中日

中国景教

本书是朱谦之晚年写作的最后一部著作,他借鉴了前人研究的所有重要成果,在许多重要的关键问题上,他进行了鉴定、评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因此,为进一步厘清研究障碍和发扬前人研究成果,汇聚众人的智慧起了重要

史记选

《史记选》,清初著名学者储欣所编选,选录作品五十五篇。编选者对于文章精彩部分用不同的符号加以圈点,并有大量的评点,用语长短不一,恰到好处,或指出词句作用,或评点章法布局,或揭示史公深意,或探讨前后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