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华大学礼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礼学会议的成果论文集。主要内容围绕经学之“三礼”。 中国人的价值观、生存方式,都在经典里面承载着,不读经典,就不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本次学术会议旨在正本清源,改变以往将礼
书稿约15万字,纳入 “江南社会历史研究丛书”。 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对崔溥《漂海録》研究和翻译的回顾,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学界对崔溥漂海録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为对崔溥《漂海録》书志学的研究,分为对漂海
本书是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委托项目为大事记性质的史料汇编,按年月排序,主要依据档案史料、方志、报刊、民间史料等,记述了上海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的重大活动和主要历史事实,真实地反映了自1968年至1982年上海
《上海时代》主要是一部政治和外交的回忆录,又兼具新闻工作回忆录的特色。书中每每以浓墨重彩描写30年代许多大权在握的中方官僚、军阀、财阀、买办、报业巨头、学术名流和著名记者,日本在华的少壮派军人、大陆浪人
《光复初期赴台知识分子初探(以许寿裳黎烈文台静农为中心的考察)》由王小平主编,在光复初期赴台知识分子中,许寿裳、台静农、黎烈文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深受“五四”新文化精神的影响,赴台后通过宣传鲁迅精神、
本书作为一部阐述中国近代留学问题的史著,提供了从清朝同治九年到民国十五年(1870~1926年)近六十年来实为详尽的宝贵资料,从留学创议、制度、章程到赴欧美、东洋等国留学情况。因此,本书成为中国近代第一部研究留
在新儒家当中,甚至在整个20世纪的中国人文学术史上,徐复观都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曾为蒋介石的高级幕僚,转向学术界以后,不同于思辨型、书斋型的学者,徐复观以思想史论、时政杂文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
《民国政海名流归宿》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中世纪写本的装饰字》彩绘写本是研究欧洲中世纪艺术的重要方面,欧洲中世纪彩绘写本的首字装饰,从形式上来看,可以大致分为装饰性和图像性两种类型。这种装饰手法在印刷本图书中也间或加以运用,但无论在观念抑或
8开本,铜版纸印刷,全国限量2000本。藏书家必备。
本书稿为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姜义华教授其历经坎坷的人生历程的回顾。全书按主题区为五章,第一章讲述学生时代的求学历程。第二章讲述在逆境中攻苦食淡,治学著述,不
转蓬的意思是随风飞转的蓬草,寓含一种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人生之意。这本书以一个九十高龄女性的口吻,讲述了卷入时代剧变过程中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 跌宕起伏的生活与风云变幻的时代相碰撞,造就了颠簸漂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