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

文化移植与方法

文化移植与方法

作者: 王志松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3-1

价格: 46.00元

ISBN: 9787549525621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王志松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和中日比较文学。

内容简介:

《文化移植与方法》为学术论文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板块的内容:训读与汉字文化圈;翻译与翻案;东亚文学与文化越境。论文集核心问题明确,全部围绕东亚儒家和佛教为主的文化大背景下,中日朝三国文学中存在的相互翻译、相互影响展开论述,全面地涵盖了各种文学现象。既有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也有对翻译中的本土化尝试进行的分析,或者对某个历史事实来龙去脉的梳理。对于希望了解东亚——尤其是中日之间——文学互译和影响关系的读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专题研究。

目录:

训读与汉字文化圈 “训读”论开拓的新视野 东亚汉文训读起源与佛经汉译之关系——兼谈其相关语言观及世界观 从《古事记》序文看太安万侣如何突破汉字固有表达的重围 关于大江千里《句题和歌》中唐诗诗句翻译的观点 作为注释的训读——以《蒙求和歌》的训读为中心 白隐与寒山诗解读——以《人问寒山道》为例 梁启超与《和文汉读法》——“训读”与东亚近代翻译网络形成之一侧面 翻译与翻案 日本古典文学翻译的“前翻译”——翻译者的文字学功课 日本近世文学与“翻案” 浅井了意《伽婢子》中的三教一致学说 曲笔针砭时弊——陈景韩译《逸犯》动机考 “学校教育之辅助”——以教育小说《馨儿就学记》为中心的考察 从《银山王》到《白云塔》——陈冷血翻译小说文体和叙事结构初探 《苦闷的象征》汉译研究——形式内容与本体性 欧阳予倩对谷崎润一郎戏剧的译介——以《空与色》为考察对象 东亚文学与文化越境 第三种比较文学的观念 从朝鲜半岛的“日语文学”看朝鲜文艺作品的翻译及其政治学 论室生犀星《大陆之琴》中的殖民话语及其颠覆 “满语假名”考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