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

隐士

隐士

作者: [美] 法朗士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06-01

价格: 35.00

ISBN: 9787561776551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本名蒂波·法朗索瓦,生于巴黎一书商家庭。少年时的法朗士经常替父亲编写书目、图书简介等,置身于书海之中。 187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金色诗篇》,尔后以写文学批评文章成名;1881年出版《波纳尔之罪》,在文坛上声名大噪。以后他写了一系列的历史题材小说。由于受法国唯心主义历史学家列南的“人类永远也不能接近真理”的影响,他的这些作品均流露出历史循环论、社会改造徒劳无益论的悲观情绪,但更多的是充满对社会丑恶的嘲讽和抨击。 出于深厚的人道主义感情,法朗士在政治上始终站在穷人和被压迫的弱小者一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他热情参加国内外工人运动,曾担任法俄人民友好协会主席,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成为进步的社会活动家。 在文艺理论方面,法朗士要求文艺评论家发表自己的主张,反对强加于人和教条式的批判,他曾在《时报》上长期主持论坛,与保守派批评家布吕纳介对垒。 法朗士65年创作的杰出成就,使他成为“一位真正的文坛宗师”,他那“博学、富于幻想,清澈迷人的风格,还有他融合讽刺和热情所产生的神奇效果”(颁奖词)以及他创作的众多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等,为作家在国内外赢得了极高的声望。

内容简介:

隐士,顾名思义:隐者,藏也:士者,知识人也。 可是,知识人为什么要藏起来呢? 作者法朗士通过梳理隐士的传统,为我们呈现了历史的镜框中封存的一幅幅隐士的精神画像。这种精神的实质就是:人本质上是充满欲望的,且欲壑难填;当人试图摆脱这种与生俱来的欲望时,就必然要面对孤独。隐士就是一种承受孤独的方式:在孤独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寻找真我,寻找原初。 在与孤独结伴的途中,隐士们各自踏上了不同的朝圣之路:他们有的躲到杳无人迹的沙漠,有的走进修道院,有的步入苦修会,也有的跑到瓦尔登湖(梭罗)……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的隐士生活似乎并非总如他们期望的那般安静,他们中有人在经历了一段隐士生活后又重回尘世,有人则时而隐修,时而回到尘世,也有人因隐修生活总被来访的客人打扰而不得不一再更换地点……本书为我们细致地描述了那既令人神往、又让人难以想象的隐士生活。 无论何种隐士,他们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赋予了他们深刻的洞察力。他们留下的遗产,无论是智慧的言辞、无声的沉默、斐然的修为,在经过岁月的百般的锤炼后,终成了时间里的金,深夜里的光。

目录:

序:绽放于中国的黎明 导言 第一章 个体的出现 第二章 沙漠圣父 第三章 黑森林中的遁隐者:俄罗斯的“灵性导师” 插曲:装饰性的隐士 第四章 瓦尔登湖畔:亨利·梭罗 第五章 来自东方的光:罗摩克里希纳 第六章 撒哈拉沙漠中的隐士:夏尔·富科尔 第七章 矛盾之水:托马斯·莫顿 第八章 我们时代的隐士:罗伯特·拉克斯 参考书目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