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研究
作者简介:
惠雁冰,1969年10月生,陕西清涧人,文学博士。现为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进站工作人员。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大陆50-70年代的文学思潮研究,尤在“抗美援朝文学”、“农业合作化小说”及“样板戏”研究方面用功甚勤;在《文学评论》等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引起学术界较大反响。本书为作者第一部学术专著。
内容简介:
《"样板戏"研究》内容简介:也许是出生在那个举国狂热的年代,也许是从小习见了英雄主义的光芒,从2002年起,我萌发了涉猎“样板戏”的想法,开始有意识地搜集一些资料,也零零星星地发表过一些不成体系的文章。但真正付诸研究,是2006年入读兰州大学之后。这样一所百年名校,以她并不引人瞩目的敦厚风采默默地润泽着我,滋养着我,让我在踏入不惑之年时,第一次在学术研究中启动了如此浩大的工程,并把我的所思所想一览无遗地释放在那深邃的布满了险峻同样又充盈着鲜活的历史古道中。
目录:
“样板戏”研究的攻坚之作绪论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 “样板戏”研究现状及其局限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 “样板戏”:40-60年代中国传统戏曲现代化实验的最终成果 一 戏曲现代化路向的艰难追寻 二 传统戏曲现代化探索的阶段性成果 三 戏曲现代化成果的确认和命名 小结第二章 “样板戏”: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经验的高度整合 一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衍化及主导性文学经验的形成 二 “样板戏”对“十七年文学”经验的高度整合 三 对“整合”效果的界定与估量——以“样板戏”的历史观为中心 小结第三章 “样板戏”:传统戏曲现代化革新与西方艺术中国化融变的可贵尝试 一 “样板戏”对传统京剧艺术质素的历史性置换 二 “样板戏”对芭蕾艺术品格的本土化改写 三 平心而论“样板戏”的艺术革新 小结第四章 “样板戏”:政治胞衣与民族文化内质的深层扭结 一 显在的政治意义秩序 二 潜在的民族文化内质 三 深层扭结的原因探析 小结附篇 “样板戏”的传播与文化认同参考文献后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