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

欲望的旗帜

欲望的旗帜

作者: 格非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9

价格: 15.00元

ISBN: 9787537822640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格非,当代作家。1964年生,江苏省丹徒县人。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97年师从钱谷融教授攻读中国现代文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86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格非文集》(三卷),长篇小说《欲望的旗帜》等。

内容简介:

小说围绕1990年代初期上海即将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展开。会议执行主席贾兰坡教授突然神秘自杀,紧接着发生了一系列离奇的事件宋子衿疯狂、会议赞助商被捕……而曾山与张末的爱情更是让人费解:他们一方面深陷于欲望编织的囚笼之中,另一方面则试图冲破它的束缚,复活古老的爱情诗意,寻找自身生命残剩的一点点真实感。正是这一点“真实感”。使他们的心灵靠得如此之近;同时也因为这种,“真实感”的脆弱和“奢侈”,他们又一次次地远离。“犹疑”是他们生存的最基本的轮廓,欲望的旗帜升起来了;没有安慰,没有援手,没有归宿,没有和解,剩下的只是一个迷惘的信念:活在真实之中……小说描述了社会整体性价值伦理崩坍之后,困扰着人们的种种欲望以及这欲望的变体……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尾声 附录1:最后一个浪漫时代/谢有顺 附录2:《欲望的旗帜》:反讽与对话/沈嘉福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14 17:16:27
书海拾贝人发表
《欲望的旗帜》是一部沉重且发人深省的小说。格非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90年代初期上海知识分子的精神迷惘和欲望困境。贾兰坡教授的离奇自杀拉开了小说的序幕,而曾山和张末的爱情纠葛更是令人唏嘘不已。他们的爱情既充满激情,又夹杂着迷惘和犹豫。他们渴望挣脱欲望的束缚,却发现现实阻力重重。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变革时期人们内心的冲突和挣扎,让人不禁反思现代社会中欲望的本质和人的本真。
2024-05-14 17:16:27
文艺青年发表
《欲望的旗帜》是一部意识流小说,作者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精妙刻画,塑造了一个个复杂鲜活的人物形象。贾兰坡教授的死亡不是故事的结束,而是众多悬疑事件的开始。随着调查的深入,隐藏在欲望背后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小说不局限于对人物情感的描写,还深刻地探讨了社会变革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和信仰危机。通过曾山和张末的爱情悲剧,作者揭示了欲望的双刃剑性质,既让人沉沦,也给人希望。
2024-05-14 17:16:27
理性分析家发表
《欲望的旗帜》在结构上采用了倒叙和插叙相结合的手法,时间线错综复杂,但依然能够清晰地展示出故事的脉络。作者对细节的描写十分考究,通过众多看似无关紧要的线索,层层深入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也十分尖锐,通过对欲望本质的深刻剖析,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格非的文字功底深厚,文笔犀利,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2024-05-14 17:16:27
感性读者发表
《欲望的旗帜》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曾山和张末的爱情故事让人揪心不已。他们深爱着彼此,却因为各种误会和外在阻力而无法走到一起。小说的语言优美而感性,作者每一句描写都直击人心。读完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为曾山和张末的悲惨命运而叹息。
2024-05-14 17:16:27
历史爱好者发表
《欲望的旗帜》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紧密相连,反映了90年代初期上海的社会风貌。小说中的人物背景多样,有知识分子、商人、政客,他们的遭遇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动荡不安。作者对历史背景的描写十分准确,通过对当时社会事件的穿插,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氛围。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