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

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

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

作者: 岳永逸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1

价格: 55.00元

ISBN: 9787300203034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岳永逸,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市“百人工程”中青年理论人才培养计划成员,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方面的研究,如乡土宗教、民间文艺、都市文化等。已经出版《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系谱》、《灵验•磕头•传说:民众信仰的阴面与阳面》、《老北京杂吧地:天桥的记忆与诠释》等专著5本;曾荣获第四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第九、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学艺术著作奖,第五届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内容简介:

本书力图展示快速都市化的中国城乡共生体之间复杂而交错的情绪与心性。由此,本书分为了四个部分:首编“什样杂耍”一组展示的是相声、二人转等民间艺术的当下生态;次编“我们是谁”则是对都市新旧参差的民俗现实和都市子民心性的关注与思考;三编“我们都是亲戚”重在通过当下在乡村盛行的言语和信仰,展示乡村之于都市可能有的更多的意义;末编“经验之殇”则是对已有的乡土文化认知论及方法论的回观,倡导对频频回首的“守旧”的民俗学的扬弃。

目录:

城墙内外 想象的原生态与民间艺术 草根相声的知识考古学 二人转的生态学 曲艺的都市化与都市化曲艺 都市断章 被消费的身体 裂变中的口头传统 不是个味儿的年味儿 遭忽悠的老鬼与新鬼 我们是谁 房舍小品 我们都是亲戚 “5•12”震灾后的羌寨现场 多面的胡仙与另一只眼 教堂钟声与晨钟暮鼓 不妨“低俗”些:精英艺术及其批评的限度 现代民俗学之痒 民间文艺市场的经济学 “杂吧地儿”北京——天桥的叙事学 生命经验的裸写 现代性的都市民俗学——岳永逸博士访谈录 代跋: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 致谢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