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

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

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

作者: 毛巧晖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

价格: 25.00元

ISBN: 9787807405016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毛巧晖,女,副教授,1975年12月出生,山西襄汾人。200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获得文艺学博士学位。 同年,进入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民间文艺学学术史。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民间文艺学充满学科危机论与困境说,学科队伍及其生存空间萎缩,文学角度的学术性关注在降低,民间文学成为多学科公共研究的资源,正在走向人文学科的边缘,学科边界也在消解。为了应对民间文艺学学科合法性的危机,需要对20世纪下半叶民间文艺学学术史、思想史进行全面梳理,发现其产生危机的症结与根源,解决或至少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时完善20世纪民间文艺学学术史的研究,补充建国后民间文学研究之缺乏和不足。 基于上述选题和立意,本书采用历史描述和逻辑演绎相结合的方法,辅以实地访谈与个案研究;以基本问题为视点,对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进行思索与考量。具体来说,本书主体部分共分五章。前四章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将20世纪下半叶民间文艺学史分成四个时期,每个时期分别提炼出民间文艺学的基本问题,陈述其现象,并分析代表学人的主要思想,解析产生这些基本问题及其思想的根本原因。第五章总括全书,得出形成整个下半叶基本问题及其思想脉络的动力机制。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解题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论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第一章 1949-1957年:民间文艺学体制内的独立 第一节 民间文艺学的独立 第二节 学人和团体的思想脉络 第三节 政治因素的建构性意义 第二章 1958-1966年:民间文艺学的高扬 第一节 新的民间文艺学 第二节 学人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历史情境与学人价值取向 第三章 新时期:民间文艺学的恢复及文化学走向 第一节 科学民间文艺学的恢复 第二节 学人的思想应对 第三节 学人与时势互动平衡 第四章 90年代:民间文艺学的本位缺失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学科归属 第二节 民俗学派的民间文艺学思想 第三节 学术发展与学科本位缺失 第五章 依附性与自主性:检讨和反思 第一节 民间文艺学发展综论 第二节 民间文艺学思想的依附性与自主性 附件 附一:表格 附二: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