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在中国产生的社会学分析

作者简介:
萧易忻,英国Essex大学社会学博士,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讲师,主要致力于医疗社会学、社会政策、社会保障、社会理论等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透过对社会理论的整理,提出一个“抑郁症如何产生”的社会学分析架构,此架构是基于“全球/国际”“国家/国内”两层次以及“抑郁症产生的社会结构”“生产抑郁症的社会建构”两方面为矩阵所组成的思考框架。“抑郁症产生的社会结构”讨论了生产面的时空巨变、消费面的社会心理变迁,以及在资本主义下无意识的运作等因素如何促成抑郁症的产生。“生产抑郁症的社会建构”则包含医疗供给面(药商、政府、学界、媒体)的社会建构及医疗需求面的社会建构,也就是民众对抑郁症观念的认知实践。就抑郁症如何产生而言,“社会建构”较“社会结构” 更为关键。通过对“全球/国际” 与“国家/国内”两层次的比较,本书认为,中国在“社会结构”上实已具备生成抑郁症的基础,但“社会建构”的条件尚有不足或被隐藏了。一旦 “社会建构” 的条件更充分,估计中国病患的比例将会升高。
目录:
第一章抑郁症如何产生:一个社会学式的提问与方法的反思 一、前言1 二、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与抑郁症的关联6 三、医疗社会学关于“疾病如何产生”的观点10 四、研究方法24 五、章节安排25 第一部分社会结构篇:抑郁症产生的社会结构分析 第二章生产面分析:空间剧变下的抑郁症33 一、不确定感加剧33 二、移民的情绪问题34 三、家庭危机下的抑郁症38 四、工作与休闲模糊化:流动空间下的情绪问题45 五、结语46 第三章生产面分析:时间剧变下的抑郁症48 一、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下的竞争力论述48 二、抑郁症个案分析:中国特色的竞争力话语51 三、中国人的幸福状况与精神状况57 四、结语61 第四章消费面分析:抑郁症产生的社会心理背景64 一、抑郁症产生的社会心理背景64 二、新心理需求下衍生的抑郁症个案分析72 三、抑郁症产生的社会结构:生产面与消费面的小结77 第五章资本主义话语下的抑郁症:基于拉康派精神分析的观点81 一、拉康派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82 二、资本主义话语作为学院话语的体现94 三、资本主义话语下的分裂主体:论西方“不带虚假意识的劳动异化主体”与“犬儒主义主体”102 四、资本主义话语下的分裂主体:论中国的“不知虚假意识的劳动异化主体”与“犬儒主义主体”106 五、结语:反思中国潜藏未发的抑郁症112 第二部分社会建构篇:生产抑郁症的社会建构分析 第六章产官学媒复合体的医疗化建构117 一、产官学媒复合体与医疗化117 二、中国抑郁症的发展:医疗供给面的医疗化建构122 三、结语125 第七章民众对抑郁症观念的认知实践127 一、中西医文化的博弈:医疗人类学视角127 二、病患的主观感受与行动:现象学方法与互动论视角的分析130 三、结语142 第八章结论:“抑郁症如何产生”的社会学分析144 参考文献15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