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三年记忆,四年忘却

三年记忆,四年忘却

作者: 大刘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0

价格: 22.00

ISBN: 9787208053809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大刘,苟且活在上海。 70年生在一个雪夜的国营农场,父亲曾是个工厂看大门的。 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一个最世俗的系科,所以,日常的生活也俗不堪言。 尚未破产,过着民工式的资产阶级生活。未来会在乡下种片田,养条野狗什么的。 当然,也总在幻想能够象已被毙了的贪官一样周游一趟世界, 并正在攒铜板儿! 大刘,原名刘群,上海人,出生在一个雪夜的国营农场,农场名字说出来也没几个人会知道。93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在某报混当了9年记者,后来成功创办自己的房地产策划公司。人生主要理想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几本书;对于西藏、内蒙、新疆、尼泊尔等高山荒原、穷山恶水,想一再去反复去;次要理想是最好不上班,每天喝老酒,背包去野营。

内容简介:

说点俺们70年代人的破事儿玩玩,那可乐的,那曾熟识的,那媚惑的,那狗日的…… 如果青春还有记忆的话,在我们记忆的死海里,漂浮而未沉淀的也许只是幻灭中的垃圾。 7年忙活后,老孙最终发现,他的理想、爱情、婚姻、工作、迷幻之恋全都破灭了。 在他的大学,动物凶猛的年代,炎热潮湿的夏季,理想如爆米花般膨胀,“蹲坑“居然帮助他结识了老婆,那燥动的夏季。 毕业后,开始了城市里蝼蚁、畜生般的广告人生涯。 公司、老板、同事、客户原来是这样的!大学时代“未来的主人翁“的理想居然终结在一个炼狱之中,百年之后,有又谁会为他“放焰口“,超度冤魂? 去西藏独自旅行,偶遇陶,那场惊心的翻车,那双眼睛,回来以后的离婚更似乎要改变他和他的生活。 但,一切并不是这样的。 他还是那个站在路口的人,和这个城市里的多数人一样。 一起在没有记忆的年代活命!

目录: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13 14:36:41
书虫桃子发表
《三年记忆,四年忘却》这本小说用一种自嘲的笔调讲述了主人公老孙的青春记忆和生活困境。大刘用细腻的文笔描绘出七十年代人们的青春与理想,读来令人唏嘘不已。书中对于理想与现实碰撞的描写尤其深入人心,揭示了社会转型期青年一代的迷茫与无助。
2024-05-13 14:36:41
文字控小鱼发表
我被这本书的标题深深吸引,三年记忆,四年忘却,多么耐人寻味。故事以老孙的视角展开,通过他的回忆,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一代人的青春轨迹。作者的语言风格犀利而幽默,既具有批判性,也不失温情。读完后,不禁让人思考,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我们的记忆是否也如书名所言,被岁月逐渐冲淡。
2024-05-13 14:36:41
文艺小青年发表
这是一部具有浓郁怀旧气息的小说,作者以老孙的大学时光为切入点,带领读者重返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书中的人物刻画生动形象,每个人的故事都让人印象深刻。老孙的遭遇既是时代的缩影,也是个体命运的写照。读完后,我不禁产生了一种感慨:记忆虽会褪色,但青春的印记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2024-05-13 14:36:41
爱读书的喵星人发表
《三年记忆,四年忘却》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作者通过老孙的经历,揭露了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书中对理想、爱情、婚姻、工作的探讨发人深省,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作者的文笔细腻,语言幽默犀利,读来令人印象深刻。
2024-05-13 14:36:41
资深书评人发表
大刘的《三年记忆,四年忘却》是一部具有强烈自传性质的作品。作者以老孙的视角回顾了自己的青春往事,并对那个时代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书中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碰撞、爱情与婚姻的变迁、人生的困惑与迷茫都有着深入的描写。大刘的语言风格一如既往的犀利,既能尖锐地揭露社会弊端,也能细腻地刻画人物的情感世界。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