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

“天火”在中国燃烧

“天火”在中国燃烧

作者: 王观泉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6

价格: 19.80元

ISBN: 9787563353583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王观泉(1932― ),研究员,著名学者,中国鲁迅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会理事。其主要著作有《鲁迅年谱》、《鲁迅美术系年》、《鲁迅与美术》、《欧洲美术中的神话和传说》、《席卷在最后的黑暗中――郁达夫》、《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瞿秋白》、《被绑的普罗米修斯――陈独秀》、《人,在历史的漩涡中》等。

内容简介:

《“天火”在中国燃烧》是20世纪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一部重要作品,研究的是19世纪末到1930年间“天火”——马克思主义早期传入国门的历史。该书的方法论不是描写历史,而是以坚定的史料证实历史,凡摄入书中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运动或其组织状况,皆注以详明的资料来源。其征引之广泛,见解之深入,皆足为读者提供丰富而特别的收获。该书自1980年代初问世以来,备受海内外学界推崇。本次出版,增补了作者近二十年来相关研究的新论述,篇幅几与原著相等,内容更为丰厚。

目录:

再版感言 初版前言 本书引用书目索引 第一部分 辛亥革命――新学冲击旧学――白话代替文言――文学改良“八事”――三个推倒和三个建设――鲁迅与陈独秀的异同――先驱者的努力――鲁迅的美学思想――林纾译“泰西小说”否定自己――分裂与净化――打开了世界之窗――中国人知道了德国马克思 第二部分 阿芙乐尔号炮声――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新青年》的业绩――从理论宣传到组织建设――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两次刊布《共产党宣言》中的革命十大纲领――李大钊与《晨报》副刊――“过激主义”来了――两支队伍――提出新兴文学的社会条件――到苏维埃俄罗斯去――培养干部――恽代英与《中国青年》――沈泽民与肖楚女的见解――瞿秋白与《新青年》季刊――郁达夫论文学的阶级性――蒋光慈论文学的阶级性――从“二七”到“五卅”――鲁迅向军阀冲锋陷阵的意义――未名社――鲁迅与《苏俄的文艺论战》――列宁《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第一次中译――文学研究会――《俄国文学研究》号外――创造社否定昨日之我――郭沫若“目的意识性”获得“剧变”――茅盾在1921年――再谈《中国青年》 第三部分 茅盾《论无产阶级艺术》――大量译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托洛斯基的《文学与革命》――“同路人”理论与“第三种人”――哈克纳斯也是“同路人”――批判托洛斯基文艺理论中的错误――普列汉诺夫的文艺理论――鲁迅译普氏《艺术论》时的分析――求助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创造社的贡献――《文学和出汗》――重提文学的阶级性――鲁迅“硬译”了多少――1931年时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运动――苏联文学作品的意义――提出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题材――瞿秋白的贡献――冯雪峰翻译得最多――恩格斯的现实主义定义――日本普罗文学运动与中国――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 增补目录 陈独秀的国势调查与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与《新青年》说述 中国奋起与“士”的觉醒 重印本《独秀文存》序 世纪末的纪念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