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科学

作者简介:
刘兵,1958年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主讲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学术委员、兼职教授。出版有《克丽奥眼中的科学》等3部专著,《正直者的困境》等5部译著,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他文章百余篇。曾任《科学大师传记丛书》等多种丛书主编、副主编、主持人,及其他多种丛书、刊物编委。
内容简介:
《触摸科学:刘兵学术随笔自选集》的内容,选自作者从1990年以来在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文化等方面所撰写的各类论文、随笔和书评。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即关于科学史的理论研究,是作者在90年代以来用力最多的领域,这里所选的4篇文章皆曾收入其所著的《克丽奥眼中的科学――科学编史学初论》一书。另外几部分,均选自发表在各种学术刊物、论文集、一般刊物和报纸上的文章和书评等。其中既有很专业化的学术论文,也有相对轻松些的随笔性的文章。在“科学与艺术”那部分中的几篇文章,其性质则大致介于这两类之间。
目录:
目录 科学史的理论研究 历史的辉格解释与科学史 科学编史学视野中的“科学革命” 科学哲学对科学史意味着什么? 女性主义与科学史 科学哲学、科学史及科学文化专题研究 声子与实在 《墨经》与阿基米德杠杆原理之比较 对1986~1987年间高温超导体发现的 历史再考察* 玻尔与超导物理学* 风口浪尖上的科学 ――“文革”中《自然辩证法杂志》的案例 基础科学教育改革与科学史 ――从美国的《2061计划》和《国家科 学教育标准》谈起 从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看中国的 “天人合一” 在激进的理论中寻找启示 ――读Mies与Shiva的《生态女性主义》 科学家传记 奇特的经历与杰出的成就 ――苏联物理学家卡皮查 玻色:第三世界科学家的慧星现象 布洛赫 伦琴 约尔丹 萨哈罗夫 派斯:从物理学家到物理学史家 费曼:超级科学明星 科学与艺术 幻想与现实 ――读《侏罗纪公园》随感 用戏剧反映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评青艺话剧《几尔加美休》 再圆恐龙梦 ――读《失落的世界》 戏剧舞台上的物理学家 达・芬奇的艺术与技术 克隆与“美丽新世界” 随笔・书话 萨顿与科学史 “无用的”科学史 科学史家的命运 ――从坦纳里说起 科学史的误区:从爱国主义到中国的 “世界第一” 科学的一般概念与中国古代的“科学” 社会性别研究在妇女解放之外的意义 环保国策为何难贯彻 为了死去和活着的人们 诺贝尔奖与金牌战略 昔日的光辉与今日的思考 ――评《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 鸡蛋里的骨头 从《新人》谈起 研究的方法与方法的研究 ――简评《性张力下的中国人》 为21世纪涂上绿色 ――简评《地球家园》 出书的理由 出版科学家传记的意义 “绿色经典”对我们的意义 休闲的真谛 ――读《沙乡年鉴》随感 出人于人类创造的美与永恒 ――读《世界建筑艺术史》 《正直者的困境》译后记 难题的意义与科学的发展 ――读《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 谎言的价值 ――读《测谎仪》 在普及中体现真正的科学精神 ――读《魔鬼出没的世界》 物理学之“道”? 陌生的爱因斯坦 “奴隶”对“主人”和自身的思考 ――读《机器的奴隶一计算机技术质疑》 在混乱与秩序的背后 他山之石的意义与无意义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读后 后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