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

亚文化之后

亚文化之后

作者: 【英】 安迪·班尼特,基斯·哈恩-哈里斯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3

价格: 35.00元

ISBN: 9787515304908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是研究青年亚文化理论和个案的新近著作,包括“理论阅读”和“个案研究”两部分。前者试图对在青年研究领域已经成为普遍分析模式的亚文化理论进行批判性再评价,涉及对亚文化理论的起源、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后亚文化理论、亚文化争论的批判性解读。后者包含对青少年经常出没的各种文化空间(酒吧、夜总会、卧室、互联网等)和经常参与的各种文化实践(社交聚会、穿着文身、泡吧上网等)所做的有趣剖析。

目录:

各位作者简介 致谢 序言 安迪·班尼特基思·哈恩一哈里斯 亚文化理论的起源 亚文化理论和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对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种种批评 后亚文化理论 亚文化争论的延续意义 注释 第一部分 理论阅读 第一章 文化、亚文化与社会组织 第二章 碎片化的文化和亚文化 第二部分 个案研究 第三章 “这就像加拿大的缩影”:蒙特利尔的场景音乐 第四章 舞蹈的国度:青年亚文化理论再思考 第五章 游客还是旅客?“亚文化”、自反性身份和新部族社交 第六章 少女的“卧室文化”:编码与分区 第七章 平淡无奇的亚文化?全球极端金属乐场景中的越界与世俗 第八章 青年的全球本土化生存策略:日常文化实践中的空间、权力和交往 第九章 哥特场景和(亚)文化实物 第十章 “七星酒吧”的“《巴菲》之夜”:“全球本土”层面的“亚文化”偶遇 第十一章 虚拟亚文化?青年、身份认同与互联网 后记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