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

“电影小组”与左翼电影运动

“电影小组”与左翼电影运动

作者: 吴海勇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6

价格: 68.00元

ISBN: 9787208123427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吴海勇,1970年生,浙江宁波人。199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并获博士学位。师从陈允吉先生研习佛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现任职于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著述出版有《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究》、《时为公务员的鲁迅》、《百年世博的中国表情》等。

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从宣传战的视角重新审视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电影运动的历史,力图揭示白色恐怖下左翼电影运动发生与存在的奥秘,着重论述了党领导电影工作的组织建构与运作过程,并对1933年中国电影年的左翼丰收、捣毁艺华公司事件后左翼电影对文化“围剿”的抗争、左翼影评的理论建树、“软硬之争”爆发的特殊情境,以及《八一宣言》发布后左翼电影力量转向国防电影运动等,进行史脉梳理与真相还原的努力。基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电影运动的过往有了新的历史评估与经验总结。

目录:

绪论:中国共产党与左翼电影运动 第一章 国共斗争背景下左翼电影兴起 第一节 国共革命理念扞格与宣传战 第二节 电影检查制度的双刃剑 第三节 教育电影运动与左翼电影运动 第四节 危机风云时代的电影左转 第二章 电影小组的成立与组织运作 第一节 中共在电影小组成立前的相关活动 第二节 电影小组的成立与组织建构 第三节 电影评论别张一军 第四节 电影小组的组织运作 第三章 普罗大众的视觉化呼喊 第一节 从普罗大众电影到电影大众化 第二节 中国电影年 第三节 电影宣传的左翼故事结构 第四节 电影语言的进展 第四章 文化“围剿”激荡电影抗争 第一节 国民党政治警觉与特工暴力、电检加剧 第二节 荆天棘地的潜行与坚韧苦斗 第三节 电通公司的成功运作与被迫关张 第五章 左翼电影思想与不同文化阵营的交锋 第一节 电影批评的理论建设 第二节 回击软性电影论者的发难 第六章 左翼电影力量转向国防电影 第一节《八一宣言》促成国防电影运动 第二节 国防电影运动的阶段性成果 第三节 现实主义电影艺术愈趋成熟 结论 左翼电影运动的历史评估 附录 左翼电影运动大事记 主要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10 16:21:04
文轩发表
《电影小组》与左翼电影运动以独特的视角深入剖析了白色恐怖下中共主导的左翼电影运动。作者吴海勇从宣传战角度切入,细致刻画了党组织的建立、运作及左翼电影的变迁。读来让人受益匪浅,对这段历史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和思考。
2024-05-10 16:21:04
诗雨发表
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运动是时代巨变下的产物。吴海勇的《电影小组》与左翼电影运动为我们揭开了这幕历史剧幕后的故事。通过对组织架构、丰收硕果、抗争风波、理论进展等方面的解读,呈现了左翼电影运动在白色恐怖中的坚韧与抗争。
2024-05-10 16:21:04
墨涵发表
这本书就像是一面历史之镜,让我们得以窥见左翼电影运动的过往。吴海勇笔下的文字清晰流畅,条理分明,将左翼电影运动的发展脉络与时代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读完之后,我不仅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党领导电影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有了新的思考。
2024-05-10 16:21:04
星月发表
《电影小组》与左翼电影运动是一本难得的佳作。作者吴海勇以严谨的史料考证为基础,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左翼电影运动的内涵和发展历程。书中对《八一宣言》发布后左翼电影力量转向国防电影运动的论述尤为精彩,为我们理解这一运动的转变提供了新视角。
2024-05-10 16:21:04
飞扬发表
吴海勇的《电影小组》与左翼电影运动是一部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历史研究。本书从宣传战的角度出发,探究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电影运动的历程。通过对组织架构、抗争斗争、理论建树和实践探索的详细论述,梳理了左翼电影运动的史脉,揭示了其在白色恐怖下的生存与发展奥秘。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