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

在现实真实与价值真实之间

在现实真实与价值真实之间

作者: 王健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05

价格: 29.8

ISBN: 9787561751176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王健,女,1957年生于北京市。199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著有《明代思想史》(1994年)、《儒学在日本历史上的文化命运——神体儒用的辨析》(2002年);译有《日本官僚政治研究》(1990年)、《社会与宗教》(1991年)、《佛法?西与东》(1996年);主编《儒学三百题》(1997年);另有相关论文若干篇。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儒家宗教性研究”。

内容简介:

伟大的哲学家或思想家,是以他所思考问题的分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定位的。而这问题,必然具有历史之规律与超历史之意义的双重性;同时,又牵连着当下时代的困境与苦难,以及人类命运的希望与福祉。朱熹就是这样的圣人。本书以朱熹“问题”为主线,以朱熹既作为一个哲学家、又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视角立论,尝试另一种研究方式和路径,以期使儒家文化传统之菁华有效地走进当代社会。 本书是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书系之一,伟大的哲学家或思想家,是以他所思考问题的分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定位的。而这问题,必然具有历史之规律与超历史之意义的双重性;同时,又牵连着当下时代的困境与苦难,以及人类命运的希望与福祉。朱熹就是这样的圣人。本书以朱熹“问题”为主线,以朱熹既作为一个哲学家、又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视角立论,尝试另一种研究方式和路径,以期使儒家文化传统之菁华有效地走进当代社会。

目录:

序 言 第一章 以学统建道统 以道统制政统 第一节 历史的无奈选择:道统与道学的分离 第二节 “士不知所以为学”:儒者的文化缺席 第三节 秩序认同与价值紧张 第二章 “问题”的形成 第一节 哲学家的“幸运”:与时代问题的“对接” 第二节 从“格物之义”到“全体大用”:“问题”的初步确立 第三节 “就里面体认”心学之路的受挫 第三章 “理一分殊”难题:李侗到朱熹思想理脉的解读1 第一节 历史意识与终极价值的贯通 第二节 李侗影响朱熹的两个要点 第三节 “难在分殊”:理性自由之精神主体的艰难获得 第四节 “天德之效”(“致中和”)如何可能? 第四章 走出“恐闻”与“困学” 第一节 “一试大儒之效”的致用践履 第二节 走出“困学”:“中和”理论的探索 第三节 “中和新说”的最终形成 第五章 “心之德”与“爱之理” 第一节 “心”之精神主体的四个要点:解读《答张敬夫》(四十九书) 第二节 “本然之性只是至善”的人性论基则:《知言疑义》解读 第三节 “理一”之价值本体的最终建立 第六章 绾合哲学与历史的“太极”理论 第一节 太极理本论 第二节 “气强理弱”与“理弱气强”:“太极”思想中的历史理性 第三节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与“理”之人文价值 第四节 “道统”制“君统”如何可能:朱陆“无极太极”之争的本质 第五节 作为范导历史方向的道义原则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10 17:16:34
书香雅韵发表
《在现实真实与价值真实之间》是一本难得的佳作,深刻剖析了朱熹思想体系的精髓。作者王健巧妙地将历史脉络与当下时代相结合,揭示了朱熹思想的普适性与时代意义。本书不仅具有哲学研究的严谨性,更兼具思想随笔的灵动性,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2024-05-10 17:16:34
人文情怀发表
王健教授的《在现实真实与价值真实之间》是一部重磅力作,对朱熹哲学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独到的阐释。作者以问题为切入点,纵横捭阖,既展现了朱熹作为哲学家的博大精深,又凸显了他在公共知识分子角色中的担当与智慧。本书不仅适合哲学研究者,也值得所有关心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细细品读。
2024-05-10 17:16:34
知乎达人发表
《在现实真实与价值真实之间》是一本立论新颖、论证扎实的学术著作。作者摒弃了传统的研究路径,以朱熹思想中一系列核心问题为线索,系统梳理了朱熹的哲学体系。本书的研究深度和方法论创新都令人耳目一新,为儒家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4-05-10 17:16:34
学术宅男发表
王健教授的《在现实真实与价值真实之间》是一部极具分量的研究专著。作者以朱熹为个案,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如何面对时代困境、思考人类命运的问题。本书视野开阔、材料翔实、论证严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学术佳作。
2024-05-10 17:16:34
思想迷雾发表
《在现实真实与价值真实之间》这本书让我眼前一亮,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审视朱熹思想,发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面向。本书既有深度的哲学思辨,又有鲜活的现实关怀,是一本兼具学术性和思想性的好书。它不仅满足了我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好奇,也为我思考当下问题提供了新的启发。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