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康德与柏格森解读

康德与柏格森解读

作者: 吉尔・德勒兹,张宇凌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2-1

价格: 15.0

ISBN: 9787801496546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树的图像可以展示出主导人们认知的模式:井然有序的等级秩序,树枝的多样性从树干的统一性中生长出来,而根部的盘根交错也归于主干。树的譬喻可以归结到统一性、等级体系、线性秩序以及系统的胜利。从赫西俄德撰写的神谱、生物学的物种起源学说、到现代语言学的句型树状图分析--树的譬喻到处都指向形而上的秩序。但是哲学家德勒兹说:"我们已经厌烦树木,再也不能信任树木了……我们已经吃够了它的苦头。整个树状文化就是以它为基础的……只有地下的须根、蔓生植物、野生植物和根茎才是美丽的、政治的、可爱的。" 在这里展现出了与树相对立的模式。哲学家德勒兹,这位如此独特且又富有创造力的并且崇尚尼采的人,会以怎样的形式来论述康德与柏格森呢?令人充满期待。

目录:

上篇 康德的批判哲学 前言 超验的方法 第一章 种种功能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关系 第二章 各种功能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的关系 第三章 各种功能在判断力批判中的关系 小结 理性的终极 下篇 柏格森主义 第一章 作为方法的直觉(方法的五个规则) 第二章 作为直接材料的绵延(多样性理论) 第三章 作为潜在共存的记忆(过去的本体论和记忆的心理学) 第四章 一种还是多种绵延?(绵延和同时性) 第五章 作为分化运动的生命冲动(生命、理智与社会) 英文版后记 译名对照表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10 14:13:09
知识探索者发表
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作品,通过德勒兹独特的思考方式,重新审视了康德和柏格森的哲学思想。树的隐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们认知模式中的偏见和局限性,为我们拓展了思考的维度,启发了我们重新审视世界。
2024-05-10 14:13:09
哲学洞穴发表
德勒兹在这本书中将树的形象作为一种认知模式的隐喻,犀利地揭示了这种模式的局限性。他以康德和柏格森的思想为切入点,提出了超越树状结构、拥抱地下网状结构的可能性。这让我看到了思想的另一种可能,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惯性。
2024-05-10 14:13:09
思想漫步者发表
德勒兹的哲学语言总是那么独具一格,在这本书中,他用树的隐喻来揭示了我们日常认知中的深刻偏见。书中对康德和柏格森思想的解读也不拘泥于传统框架,而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进行审视,令人眼前一亮,受益匪浅。
2024-05-10 14:13:09
理性的灯塔发表
德勒兹在这本书中展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思想家的非凡洞察力和创造力。他以树的隐喻为载体,剖析了科学、语言学等领域中存在的等级秩序和线性思维模式,并提出了一种更为开放、流动的思想体系。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重新审视了理性与感性的关系。
2024-05-10 14:13:09
文学鉴赏者发表
德勒兹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哲学思想的深刻性。书中对康德和柏格森的解读既保留了原汁原味,又融入了德勒兹自己的思考。德勒兹的思想为我打开了文学想象力的新空间,让我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