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口腔正畸学――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第二版)

内容简介:
内 容 提 要 由北京医科大学口腔正畸专业博士生导师林久祥教授主编的第三版 《现代口腔正畸学》在第一、二版的基础上,在章节结构上作了合理的调整, 在内容上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更新和扩充。全书集中了现代口腔正畸理论和 技术,详细阐述了各种矫正技术的临床应用,图文并茂,是一部内容全面、 新颖、临床实用性强的口腔正畸学专著。全书由口腔正畸学基础、牙颌畸形 诊断学和牙颌畸形治疗学三部分组成,既是口腔专业学生良好的教材,又 是口腔科医师等有价值的参考书。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口腔正畸学基础 第一章 颅、颌、面、牙合的生长发育 一 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 二 生长型 生长变异和生长期 三 颅面骨骼生长发育的生物学机制 四 颅骨生长发育的控制机制 五 骨生长的机械作用 六 颅面骨骼的生长 七 颅面骨骼的生长异常 八 牙牙合的生长发育 九 影响牙合发育的因素 十 青春迸发期的预测 十一 口面部运动功能的发育 第二章 错牙合畸形的病因学 一 错牙合畸形的形成 二 错牙合畸形的先天因素 三 错牙合畸形的后天因素 第三章 牙齿移动的矫治力学 一 力学基础 二 牙齿的移动和移动的牙齿 三 正畸的力系统 四 牙齿和牙周组织的生物学特性 五 牙齿受力后的生物学行为 第四章 牙齿移动的生物学 一 牙周组织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二 导致牙周组织改建的细胞学基础 三 牙周组织改建的调控 四 关于牙齿移动生物学的实验研究 五 正畸牙齿移动的规律 第二篇 错牙合畸形的诊断学 第五章 错牙合畸形的分类 一 正常牙合与错牙合 二 Angle错(牙合)分类法 三 Simon错(牙合)分类法 四 毛燮均错(牙合)分类法 五 错(牙合)畸形的病因学分类 第六章 检查和诊断 一 临床检查 二 特殊检查 第七章 牙弓间隙或拥挤的估计 一 单牙弓恒牙的间隙分析 二 上颌牙齿和下颌牙齿之间的牙量关系――Bolton氏分析法 三 牙量相对支持组织量的关系 四 混牙列的间隙分析 五 综合间隙分析法 第八章 矫治设计原则 一 正畸矫治开始的时间 二 错(牙合)畸形矫治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三 牙齿拥挤的减数设计 四 预后的估计 五 矫治进程中的记录 第九章 X线头影测量学 一 分析牙颌畸形时应考虑的因素 二 对正畸治疗和生长发育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 三 颅面结构体侧面观的形态学分析 四 X线头颅后前位片的分析 五 常用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 第三篇 错(牙合)畸形的矫治学 第十章 矫治技术的发展 一 矫正器的发展与变革 二 矫正器的类型 三 错(牙合)矫治的类型 四 拔牙与非拔牙矫治 第十一章 可摘矫治器 一 可摘矫治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 可摘矫治器的应用范围及局限性 三 可摘矫治器矫治期间的支抗控制 四 可摘矫治器的临床应用 五 矫治过程出现的情况及处理 第十二章 功能矫正器 一 概述 二 功能矫正器治疗的头影测量分析 三 功能分析 四 建立咬合 五 常用功能矫正器 第十三章 方丝弓矫正技术 一 方丝弓矫正器的发展 二 方丝弓矫正器的组成部分 三 方丝弓矫正器的制作原则 四 临床矫正步骤 五 支抗问题 六 口外力的应用 第十四章 Begg细丝弓矫正技术 一 Begg矫正技术的发展简史 二 与Begg矫正技术有关的诊断问题 三 组成部分 四、Begg矫正技术的原理 五 适应症和临床应用 六 矫治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分析 七 病例报告 第十五章 Tweed-Merrifield方丝弓矫正技术 一、Tweed的历程和Twede方丝弓技术的发展 二 Merrifield的个体化诊断系统 三 现代Tweed-Merrifield方丝弓矫正技术原理和矫治程序 四 常见错(牙合)畸形的矫治 第十六章 Andrews直丝弓矫正技术 一 最佳自然(牙合)的六标准 二 传统方丝弓矫正器的弱点 三 部分程序化矫正器 四 完全程序化矫正器 五 Andrews的诊断系统 六 Andrews矫治力学 第十七章 Tip-Edge直丝弓矫正技术 一 Tip-Edge直丝弓矫正技术的发展背景 二 差动直丝弓技术简介 三 诊断 四 Tip-Edge矫正器的组成 五 临床应用及矫治程序 六 必要的解释 七 病例报告 第十八章 亚历山大直丝弓矫正技术 一 诊断和矫治计划 二 矫治装置的设计 三 颌外力 四 弓丝的选择和使用顺序 五 弹力牵引及其他矫治装置 六 临床矫治 第十九章 滑动直丝弓矫正技术 一 概述 二 技术要点 三 矫治原理及临床步骤 第二十章 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正技术 一 自锁托槽的结构 二 自锁托槽的粘结 三 自锁托槽技术中三个序列弯曲的完成 四 自锁托槽技术中使用的矫治弓丝 五 特殊器械 六 矫正程序 七 小结 第二十一章 临床矫治原则及处理 一 概述 二 细丝edgewise矫正技术 三 临床治疗 第一十一章 口外力矫正装置 一 概述 二 类型 组成部件及其作用 三 各种口外力矫正装置 第二十三章 正畸移动牙齿的各种装置 一 伸长移动 二 压低或压入移动 三 唇 颊向移动 四 舌向移动 五 远中移动 六 近中移动 七 旋转移动 八 竖直移动 九 转矩移动 第二十四章 不良习惯的矫治 一 概念与一般特点 二 舌习惯的矫治 三 吮指习惯的矫治 四 唇习惯的矫治 五 口呼吸的矫治 第二十五章 整形力矫治 一 基本概念 二 骨性错(牙合)的临床分析 三 安氏Ⅱ类(牙合)性错(牙合)的整形力矫治 四 安氏Ⅲ类(牙合)性错(牙合)的整形力矫治 第二十六章 成年人正畸 一 成年人正畸诊断 二 影响成年人正畸治疗的因素 三 治疗前的牙体牙周预备 四 综合性正畸治疗 五 辅助性正畸治疗 六 完成与保持 第二十七章 颞畸颌关下紊关节紊乱综合征 一 颞下颌关节在正畸中的重要性 二 髁突的正中关系位 三 正畸患颞中颌殿下症关节症状 四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源学因素 五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正畸检查和诊断 六 临床意义 七 颞下颌关节和正畸治疗的传统概念 八 治疗 九 与正畸治疗颞关颌关下问关节问题 十 正畸颞疗颌关下功关节功能的影响 十一 典型病例报告 第二十八章 正畸与牙周病 一 牙周组织的结构 二 牙周病的类型 三 错(牙合)畸形对牙周的影响 四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 五 牙齿移动及牙周组织反应 六 正畸治疗对牙周组织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七 正畸治疗与膜龈问题 八、牙周病的正畸治疗 第二十九章 唇腭裂畸形系列治疗中的正畸工作 一 唇腭裂的病因 二 唇腭裂的分类 三 唇腭裂的序列治疗 四 唇腭裂畸形的正畸治疗原则 五 婴儿早期的上颌整形矫治 六 乳牙期的正畸治疗 七 替牙期的正畸治疗 八 恒牙期的正畸治疗 九 现代唇腭裂畸形综合治疗的预后评估 第三十章 保持 一 矫治稳定性的一般原理 二 影响稳定和保持的因素 三 保持的类型 四 临床保持 五 复发后的处理 附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