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月亮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悉心研究、考证了《兰亭序》出世的时政背景、兰亭会名单及诗、序的内容,认为永和九年,秦、燕、东晋对峙,战争一触即发,朝野群情沸腾,而领军北伐的清谈大师殷浩与时任军事首脑的桓温将军水火不相容;王羲之是当时重要的军事将领,作为王谢大族中的代表人物对时局忧心忡忡,力主将相“和同”;出席兰亭会的42位代表,大部分属于军伍之列,有的甚至直接来自北伐前线;兰亭会上所作的37首诗曲折地披露了聚会的隐情,《兰亭序》后段则是王羲之忧国忧民的呼吁。《晋书》所载王羲之给皇室、殷浩、桓温的几封信以及神秘的《增运贴》,更为兰亭会是政治军事会议的直接证据。 西泠印社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侯辉认为,作者凭借其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研究,对兰亭和《兰亭序》,对王羲之和魏晋历史作了一次独到的解读。《兰亭序》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但今人只临其字不读其文,《兰亭序》文思深邃,曲折地反映了东晋时代普遍的社会心理——悲凉。西泠印社本着“百家争鸣”推出这一著作,看重的就是其新颖和独到的观点。
目录:
王羲之传(代序)《兰亭序》会稽山阴会于兰亭惠风和畅游目骋怀《兰亭序》放浪形骸仰观俯察天朗气清《兰亭序》暮春之初修禊事也人之相与不能喻之《兰亭序》永和九年群贤毕至虚诞妄作悲夫痛哉《兰亭序》后之揽者俯仰之间录其所述《兰亭序》死生大矣后之视今临文嗟悼附录一个中学教师的《兰亭序》教案桓温 殷浩传王羲之爱鹅说王羲之人品论秋冬之际来绍兴跋后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