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

革命/叙述

革命/叙述

作者: 蔡翔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8月

价格: 42.00元

ISBN: 9787301175866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九章,从国家和地方、英雄和传奇、动员结构、技术革新、劳动等不同方面对1949-1966年期间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叙述与文化想象进行了多种角度的讨论。在本书中,文学史始终处在和政治史或者思想史积极对话的过程中间。作者在强调了中国革命的正当性的同时,并没有刻意回避其经历的曲折,而是在整个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探讨其发生的必然性,这一讨论也使本书进入了现代性的核心部分。

目录:

导论 "革命中国"及其相关的文学表述 1 第一章 国家/地方:革命想象中的冲突、调和与妥协 22 一、"地方"风景的叙述以及"风景"再建的困惑 25 二、动员和改造中的"地方" 36 三、脱域、在地和"地方"的保存或者现代性的转换 56 结语 69 第二章 动员结构、群众、干部和知识分子 73 一、动员结构 73 二、群众 90 三、干部 99 四、知识分子 116 结语 122 第三章 青年、爱情、自然权利和性 125 一、青年或者"青年政治" 126 二、爱情或者"爱情故事" 143 三、性或者"性的叙述" 158 结语 165 第四章 重述革命历史:从英雄到传奇 167 一、"平凡的儿女,集体的英雄" 168 二、传奇和一个故事的旅行 185 三、"读者"和"市场" 194 四、为何或者怎样重述革命历史 206 结语 218 第五章 劳动或者劳动乌托邦的叙述 222 一、《地板》的政治辩论和法令的"情理"化 225 二、《改造》以及改造的故事 233 三、《创业史》和"劳动"概念的变化 246 四、《万紫千红总是春》:女性解放还是性别和解 262 结语 270 第六章 "技术革新"和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273 一、弱者的武器和工匠精神 273 二、"文化诉苦"与"技术革新" 286 三、反智主义还是反专业主义 300 结语 322 第七章 1960年代的文化政治或者政治的文化冲突 324 一、物质丰裕和物的焦虑 326 二、"脱离领土"的运动和"重建领土"的努力 335 三、生活小事和国家大事 354 结语:"文学青年"为何再次出现 362 结束语 社会主义的危机以及克服危机的努力 365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危机 366 二、克服危机的努力 377 三、1980年代的知识转型 385 结语 389 主要参考文献 391 后记 394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10 05:43:45
文墨竹香发表
《革命/叙述》是一本视角独特的文学研究著作,将文学史与政治史、思想史紧密结合,探讨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叙述模式及其文化想象。本书以1949-1966年间的小说、诗歌、戏剧为案例,从国家、英雄、动员结构等不同维度切入,分析了文学作品如何反映和塑造了当时的革命进程和社会变迁。
2024-05-10 05:43:45
读书郎发表
本书是一部对中国革命时期文学叙述的系统性梳理和思考。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深入考察了文学作品与革命政治、社会思潮之间的密切互动关系,为我们理解革命时期文学创作及其文化意义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都值得肯定。
2024-05-10 05:43:45
书海徜徉发表
《革命/叙述》是一部独具一格的文化史著作。作者以1949-1966年间的文学叙述为切入点,通过对国家、英雄、动员等主题的细致考察,揭示了革命时期文学与政治、社会之间的复杂关联。本书史料丰富,论证严谨,值得一读。
2024-05-10 05:43:45
淡雅如菊发表
《革命/叙述》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著作。作者用流畅的文笔,将革命时期的文学叙述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交织在一起,深入探讨了文学在塑造和反映民族国家现代化中的作用。本书不仅是一部学术研究,也是一部充满思想性和洞见的文化评论。
2024-05-10 05:43:45
翰墨飘香发表
蔡翔教授的《革命/叙述》是一本视角独特、立意深刻的著作。作者通过对1949-1966年间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叙述方式和文化想象的考察,揭示了革命时期文学创作与政治革新、社会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本书拓展了我们对中国革命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认识,值得细细品读。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