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作者: 史博公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1

价格: 58.00元

ISBN: 9787565703072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是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由《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作者首倡于2002年。其创新价值与学术目标在于:努力把有关中国电影的“民族化”追求以及“民族风格”的探索等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落到实处,并力图直接服务子当下电影创作。该学科的创建,对于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是作者历时近十年的心血之作,系统阐释了“中国电影民俗学”的体系和内容,深入探讨了将“民俗元素”运用于电影创作的途径和方法,进而揭示了把民俗文化资源充分、有机、恰当地运用到电影创作当中,正是中国电影确立民族特色、彰显民族风范之肯綮所在。《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理论和实践并重、电影与民俗互动、现实同历史呼应,文字流畅优雅,内容深入浅出,对我国电影科研与创作的发展均极具理论价值。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建构中国电影民俗学 第二章 传统武术与电影 第一节 传统武术的起源与流脉 第二节 武术类影片的流变状况 第三节 武术于电影的综合价值 第三章 传统戏曲与电影 第一节 民俗文化中的戏曲家族 第二节 戏曲与中国电影的开创 第三节 戏曲与电影的互动共荣 第四章 传统饮食与电影 第一节 传统饮食文化源流及礼仪概览 第二节 饮食文化在电影中的应用范式 第三节 《饮食男女》:来自宝岛的盛宴 第五章 五行八作与电影 第一节 民俗传统中的五行八作 第二节 五行八作与电影创作 第三节 《菊豆》与《红高梁》 第六章 方言文化与电影 第一节 语言.方言.方言文化 第二节 方言电影的创作与受众 第三节 个案分析:《鬼子来了> 附录1 关于“中国电影民俗学”的争鸣 附录2 中国电影学发展概况 附录3 民俗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后 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09 20:28:25
书虫本虫发表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以其独特视角,开辟了中国电影理论研究的新天地。史博公教授博采众长,将民俗学与电影学融会贯通,为中国电影的民族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读罢此书,既增长了知识,又开拓了思路,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2024-05-09 20:28:25
影评人小刘发表
作为一本开创性著作,《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填补了中国电影理论研究的空白。全书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深入剖析了中国电影中的民俗元素,阐明了其在构建民族风格中的重要作用。对于电影创作者和研究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必读之作。
2024-05-09 20:28:25
故事爱好者发表
史博公教授的《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仿佛是一条寻根之路,引领我们探索中国电影的文化根基。书中丰富的案例分析,穿越时空,展现了民俗文化对电影创作的深刻影响。读完此书,我不仅对中国电影有了新的认识,也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肃然起敬。
2024-05-09 20:28:25
学术达人发表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它为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推动了对中国电影民族特色的研究。作者的见解独到,论述精湛,为电影创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和创作灵感。
2024-05-09 20:28:25
影视爱好者发表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犹如一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中国电影的魂魄。史博公教授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阐释了中国电影的独特魅力。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是一本文化宝典,值得每一个热爱中国电影的人细细品读。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