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

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作者: [德]瓦尔特·本雅明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7

价格: 18.00

ISBN: 9787214038869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本雅明(1892—1940),犹太人。他是20世纪罕见的天才,真正的天才,是“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本雅明的一生是一部颠沛流离的戏剧,他的卡夫卡式的细腻、敏感、脆弱不是让他安静地躲在一个固定的夜晚,而是驱使他流落整个欧洲去体验震惊;本雅明的孤独是喧哗和运动背景下的孤独,这种孤独令人绝望,又催发希望,本雅明的写作就永远徘徊在绝望与希望之间,大众和神学之间,这种写作因此就获得了某种暧昧的伦理学态度。暧昧正是本雅明的特性之一,他的身份,他的职业,他的主题,他的著述,他的信仰,他的空间,他的只言片语,都是不确定的,都是难以分类的。真正确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他的博学、才华和敏锐的辩证融会,正是这种融会,留给了20世纪一个巨大背影和一个思考空间。 1940年,本雅明在西班牙边境小镇自杀,这个小镇也是三年前,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经历了西班牙内战后,历尽艰险,从此处脱身去法国的地点。

内容简介:

20世纪最富原创性的思想家之一、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瓦尔特·本雅明是20世纪西方知识分子中充分注意到摄影的极少数人中的一个。他的《摄影小史》(1931)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年)堪称摄影、文化理论的经典著作,也是当今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领域的必读之作。 与他的法兰克福学派同仁阿多诺、霍克海姆对大众文化以及文化工业所持的坚决批判立场不同,本雅明的思想中对于技术对艺术领域的介入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充满了悖论。他对艺术复制和文化工业的一些辩护性观点和看法也使得他得以特立独行于法兰克福。在《摄影小史》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着重分析了摄影的出现对现代文明的重大影响,尤其是对艺术活动的革命性颠覆。他认为以摄影(包括电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手段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艺术的认知方式,并预言机械复制的手段将最终消解古典艺术的崇高地位,艺术的权利将从“专业人士”手中解放出来,成为普通公众的一般权利。本雅明在这两本著作中提出的有关“震惊体验”、“韵味的消散”、“复制/创造”等概念和观点对现代摄影理论和文化理论影响深远。 江苏人民出版社此次将本雅明的这两本经典著作重新集结出版,并配以精心挑选的插图近百幅,译者王才勇先生的译本更是从德文原著而来,本书的精彩与经典无可怀疑。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10 02:56:19
书香雅韵发表
这本书就如同摄影机镜头下的世界,清晰而深刻。作者瓦尔特·本雅明用他敏锐的洞察力,剖析了摄影的本质对现代文明的影响,让我对摄影有了全新的认识。他的观点看似矛盾,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
2024-05-10 02:56:19
逍遥自在发表
摄影小史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这两本著作,堪称摄影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双璧。本雅明以其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摄影与艺术、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他的观点颠覆了传统观念,让我对艺术和复制有了全新的理解。
2024-05-10 02:56:19
才华横溢发表
瓦尔特·本雅明的思想穿透了时间的迷雾,在今天依然闪耀着光芒。他关于“震惊体验”和“韵味的消散”等概念,深刻地揭示了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特征。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艺术的意义和大众文化的影响。
2024-05-10 02:56:19
博览群书发表
本雅明是一位真正的思想者,他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在他的笔下,摄影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与我们的社会和历史息息相关。这本书不仅是关于摄影的著作,更是关于现代文明的深刻反思。
2024-05-10 02:56:19
高瞻远瞩发表
瓦尔特·本雅明是一位跨越时代的智者,他的思想跨越了艺术、哲学和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在这两本著作中,他敏锐地捕捉到摄影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预言了机械复制時代的到来。他的观点对我理解现代艺术和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