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

华语电影工业

华语电影工业

作者: 陈犀禾、聂伟主编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价格: 38.00元

ISBN: 9787549512843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陈犀禾,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电影学学科带头人,担任国际亚洲电影研究学会(ACSS)中国区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影视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CFRS(美国中国电影研究会)顾问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华语电影研究,近年来承担“华语电影发展史”、“民营影视企业发展研究”等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华语电影:理论、历史与美学》,并在海内外发表重要学术论文数十篇。 聂伟,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上海市曙光学者。主要学术方向为泛亚区域电影、华语电影产业文化研究与当代影视文化批评。近年承担“中国新生代电影导演研究”、“中国电影产业泛亚区域竞争合作研究”等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华语电影与泛亚实践》、《文学都市与影像民间》两部,编、译著作五部,发表重要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内容简介: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共分五辑:“电影市场与审查制度”,“历史经验与华语叙述”,“‘唐山’记忆与香港主义”,“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和“华语电影合拍片研究”,对早期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香港与台湾电影中的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以及当前华语电影合拍片等现象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为读者奉上当前国内外华语电影研究的最新创见。

目录:

第一部分:电影市场与审查机制 钟大丰 林黎:从现代主义到现实主义:1930年代电影创作与市场互动的一个侧面 刘宇清:老上海的私营影业与以“商”为主的制片传统 马纶鹏:作为社会事件的电影工业和作为社会事件的戏剧与电影:“二战”后(1945-1949)上海的跨媒体工业 石 川:赎罪与新生: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创建 左 衡:早期中国电影审查的基本观念 张硕果:权力与市场的博弈:1980年代中后期中国大陆的电影审查 第二部分:历史经验与华语叙述 杜维佳:喑哑之症:《一剪梅》与后默片时期的中国电影 秦喜清:移植与重构:美国疯癫喜剧与战后中国浪漫喜剧片 王艳云:市民阶层的兴起与1930年代电影的“现实主义”市场定位 王海洲:80年代中国电影的“文革”叙事 第三部分:“唐山”记忆与香港主义 麦欣恩:总有亲属在“唐山”:1950年代香港电影展现之星港文化韧带 赵卫防:论近年来中低成本港产片的本土风格体现 蓝 凡:超密度拥挤文化的影像表达——“香港主义”电影风格释义之一 康 宁:自我复制与多重变奏——香港喜剧电影中母题重复现象阐释 第四部分: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 林昱 陈儒修:台湾电影如何被“玩完”?重绘1970年代台湾电影产业活动与社会环境 卢非易:瞻前顾后:闽南语电影与现代化想像 吴珮慈:从文化经济到文化价值——当前台湾电影产业样态及其发展趋向辨析 第五部分:华语电影合拍片研究 丁亚平:华语电影:话语交换、变奏与挑战 胡谱忠:“华语电影”语境里的合拍片政策刍议 陈家乐:民族性/香港性的南下北上——(新)少林寺电影的启示 刘 辉:从CEPA到ECFA——合拍模式能否复制? 许 乐:碰撞中的策略及症候——谈香港与内地合拍片之现状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09 18:32:39
时光流逝发表
《华语电影工业》一书视角新颖,深入探讨了华语电影工业的历史变迁和跨地区合作。它以丰富的案例和翔实的史料,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生动的华语电影发展图景。尤其是对合拍片现象的深入分析,切中了当今华语电影产业的要害,颇具现实意义。
2024-05-09 18:32:39
电影迷发表
陈犀禾和聂伟主编的《华语电影工业》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华语电影研究著作。它不仅对电影市场和审查制度等宏观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还关注了具体的电影作品和电影人,视野开阔,见解独到。书中对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的分析也十分精彩,有助于我们理解华语电影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2024-05-09 18:32:39
书虫发表
《华语电影工业》这本书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是一本值得细读的华语电影研究专著。它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全面梳理了华语电影工业的发展历程,既有宏观的理论分析,也有微观的个案研究,既注重历史经验的总结,也关注当下华语电影产业的热点问题。是一本拓展视野、深化理解华语电影不可多得的佳作。
2024-05-09 18:32:39
影评人发表
《华语电影工业》这本书是一本视野开阔、内容丰富的华语电影研究专著。它立足于历史经验,关注华语电影的跨地区合作,对华语电影工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书中既有对电影市场和审查制度的宏观分析,也有对具体电影作品和电影人的微观考察,既注重华语电影的在地文化,也关注其现代想象。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华语电影研究佳作。
2024-05-09 18:32:39
电影爱好者发表
读《华语电影工业》这本书,让我对华语电影有了新的认识。它从历史流变和跨地合作两个角度,全面剖析了华语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早期中国电影工业、香港与台湾电影、华语电影合拍片等问题的深入探讨,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鲜活的华语电影发展画卷。这本书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既有历史回顾,又有现实关照,是一本难得的华语电影研究佳作。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