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

永远的风花雪月 永远的附庸风雅

永远的风花雪月 永远的附庸风雅

作者: 张远山

出版社: 珠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

价格: 15.00元

ISBN: 9787806890660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目录:

《永远的风花雪月,永远的附庸风雅》(思想随笔集,24篇,194500字) 上海三联书店1999第1版,珠海出版社2003第2版。 永远的风花雪月,永远的附庸风雅(代序)(《书屋》1997年第6期) 上编 永远的风花雪月 永远的风花雪月:风月无边 诗人论:一意孤行的诗人(美国《一行》1991年第4期) 绘画论:眼睛的狂欢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世界美术画丛》总序) 鲁迅论:被逼成思想家的艺术家 顾准论:人类是否真正需要理想主义(《八面来风》2000年第2期) 王小波论:化腐朽为神奇的想入非非(《书屋》1999年第2期) 《围城》论:吉卜赛情结(《书屋》1999年第4期) 董桥论:站在桥上看风景 荷马论:众神的狂欢 寓言论:有尾巴和没尾巴的寓言(《书屋》1997年第5期) 经典论:大书而特书 面对新世纪:文学的未来千福年 下编 永远的附庸风雅 永远的附庸风雅:仪式与民俗 集体主义的游戏:寻找替代(《书屋》1999年第3期) 旅游游什么:巫风强劲的中国象形文化(《书屋》2002年第6期) 当代影视与文学:乏味的英雄和有趣的坏蛋(《书屋》1998年第6期) 当代电视:电视批评的紧迫性及其基本困境(《当代电视》1995年第3期) 《书屋》论:书香的华屋·思想的广厦(《编辑之友》2000年第1期) 谁在说不:“我们”和“我” 张承志论:一个生错时代的旧理想主义者(《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1期) 叶芝论:《幻象》中的幻象(《书屋》1997年第1期) 说悖论:理性的癌变(《书屋》1999年第5期) 寓言的圈套:被愚弄的兔子和被弄愚的乌龟(《书屋》1998年第1期) 中国人的宗教观:施主与乞丐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7-24 10:42:16
书虫小满发表
《永远的风花雪月 永远的附庸风雅》一书,笔触细腻,描写动人。作者张远山以其深厚的文字功底,将这段风花雪月的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主人公们的情感纠葛和时代变迁。
2024-07-24 10:42:16
文青小梦发表
读完《永远的风花雪月 永远的附庸风雅》,不禁为书中的人物唏嘘不已。他们的爱情故事就像一幅水墨画,浓淡相宜,余韵绵长。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勾勒出一代人的悲欢离合,令人回味无穷。
2024-07-24 10:42:16
历史达人发表
《永远的风花雪月 永远的附庸风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小说。作者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塑造了鲜活生动的人物,再现了这段动荡不安的时代。读这本书,不仅能了解那段历史,还能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
2024-07-24 10:42:16
文艺青年发表
《永远的风花雪月 永远的附庸风雅》是一首时代之歌,唱出了那一代人的青春与梦想。书中的句子读来朗朗上口,让人忍不住吟诵出声。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感染了每一位读者。
2024-07-24 10:42:16
理科女小敏发表
《永远的风花雪月 永远的附庸风雅》是一部值得反复琢磨的书。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很多耐人寻味的问题,比如爱情的真谛、人生的意义。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