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

巴赞论卓别林

巴赞论卓别林

作者: 安德烈·巴赞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价格: 22.00元

ISBN: 9787208079434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1918-1958),法国战后现代电影理论的一代宗师。1945年,他发表了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性文章《摄影影象的本体论》。1950年代,他创办《电影手册》杂志,并担任主编。虽然巴赞英年早逝,未能亲自经历战后西方电影的一次创新时期——法国“新浪潮”的崛起。但是他的《电影手册》的同事们(即著名的《电影手册》派)掀起的“新浪潮”把他的理论实践于银幕,为电影带来真实美学的新气息。因此,安德烈•巴赞也被称为“‘新浪潮’精神之父”、“电影的亚里士多德”。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现代电影理论大师安德烈•巴赞关于卓别林的论文选集。巴赞智慧而细密地梳理了卓别林众多电影人物之间的脉络,并通过对卓别林电影语言的准确把握,完美地阐释了一代喜剧天才的风格与才情。本书作为巴赞的遗世之作,另由特吕弗专撰前言,侯麦专撰后记,并收录了雷诺阿的文章,篇篇均为思想独立,观点鲜明的上佳之作。

目录:

前言(弗朗索瓦·特吕弗) 试论夏尔洛的象征意义 时代将肯定《摩登时代》 仿效与伪饰,或小胡子的大虚无 致人类(查理·卓别林) 凡尔杜先生的神话 《凡尔杜先生》或夏尔洛的受难 不,凡尔杜先生没有杀死查理·卓别林!(让·雷诺阿) 《舞台生涯》之伟大 假如夏尔洛不死 《一个国王在纽约》 后记:谈《香港女伯爵》(埃里克·侯麦) 译名对照表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09 14:01:50
书虫L发表
纵观巴赞的《巴赞论卓别林》,不禁为其无与伦比的洞察力和清晰的文笔所折服。巴赞敏锐地捕捉到了卓别林电影中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细腻描摹,探究了其为何能超越时空的限制,成为一代喜剧大师。巴赞的文字仿佛在带我漫步在卓别林的电影世界,让我领略到这位天才的独具匠心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2024-05-09 14:01:50
电影狂M发表
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我早就对巴赞的《巴赞论卓别林》心生向往。读罢此书,我不禁感叹巴赞不愧为电影理论界的泰斗级人物。他以其独到的视角和精湛的文笔,剖析了卓别林电影中的标志性元素,如踩踏式喜剧、受难人物以及流浪汉形象。巴赞的见解发人深省,让我对卓别林的电影有了全新的理解,也更加欣赏这位喜剧大师的艺术成就。
2024-05-09 14:01:50
思想家S发表
巴赞的《巴赞论卓别林》不仅是一本关于卓别林电影的评论集,更是一部关于电影艺术本质的深刻探讨。巴赞认为,卓别林的电影超越了娱乐的范畴,而是一种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社会矛盾的针砭。从卓别林的人物刻画到其电影语言,巴赞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揭示了卓别林电影中蕴含的深刻哲学思想和社会意义。这本书让我对卓别林的电影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思考电影艺术的意义和力量。
2024-05-09 14:01:50
文艺范儿V发表
《巴赞论卓别林》是一本我读过最优美的电影评论集之一。巴赞的文字充满了诗意和哲思,仿佛在用电影的语言讲述卓别林电影的魅力。通过巴赞的笔触,我仿佛看到了卓别林电影中那些经典的场景和难忘的人物,感悟到卓别林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的辛辣讽刺。巴赞的评论不仅是对卓别林电影的解读,更是一次对电影艺术的精彩阐释。
2024-05-09 14:01:50
学霸X发表
作为一名电影专业学生,《巴赞论卓别林》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卓别林电影的新窗口。巴赞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电影理论素养,对卓别林电影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从卓别林的人物塑造方式到其电影语言的创新性,巴赞都给出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这本书不仅帮助我理解了卓别林电影的艺术价值,也拓展了我的电影理论知识。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