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

中国电影史

中国电影史

作者: 钟大丰,舒晓鸣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

价格: 18.00元

ISBN: 9787504327840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中国电影史》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向学习电影创作的学生们介绍各个时期主要的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等,以求有助于了解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线索和优秀传统。为适应教学的需要,我们以教学中现有的影征资料为基础,着重从艺术发展的角度介绍中国电影的历史。我们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同学们在将来的创作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民族电影传统中有益的经验,推动中国电影的不断发展。

目录:

绪论第一章 “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年~1932年) 第一节 最初的尝试 第二节 “影戏”——中国主流电影传统的形成 第三节 新文人的旧电影第二章 30年代电影(1932年~1937年) 第一节 时代变革带来丫电影的变革 第二节 现实主义与左翼电影剧作中的两种风格 第三节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第四节 在学习中探索 第五节 探索有声电影的艺术规律第三章 战时与战后(1937年~1949年) 第一节 从延亘到重新高涨 第二节 “影戏”电影统治地位的确立 第三节 “文华”与非主流电影的艺术探索第四章 “十七年”中国电影(1949年~1966年) 第一节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十七年”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 第三节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主导样式及其它 第四节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小结第五章 “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1966年~1976年) 第一节 “纪要”的发表及江青对中国电影的全盘否定 第二节 “三突出”的创作原则及样板戏电影的摄制“经验” 第三节 故事片的创作情况第六章 “新时期”的中国电影(1976年~1989年) 第一节 “恢复时期”的电影创作情况(1976年10月~1978年12月) 第二节 第一次创新浪潮(1979年~1980年) 第三节 老导演的新成就 第四节 中年导演的成熟 第五节 青年导演的崛起 第六节 多元化的探索结束语主要参考影片主要参考阅读文献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09 08:02:11
红豆生南国发表
《中国电影史》是一部全景式解读中国电影发展史的杰作。书中以丰富的影征资料为基础,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深入剖析了各个时期主要的艺术运动、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读完此书,我对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和优秀传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24-05-09 08:02:11
云中飞鸟发表
作为电影创作专业的学生,《中国电影史》对我来说是一本必读的教材。书中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电影从诞生到现在的发展历程,涵盖了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和艺术家。通过阅读本书,我不仅了解了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还开拓了我的电影视野,加深了对中国电影的认识。
2024-05-09 08:02:11
笔墨轻舞发表
《中国电影史》是一部学术性很强的著作,但作者用流畅的文笔和生动的语言,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中国电影的魅力。书中不仅详细考察了中国电影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还探讨了电影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读完本书,我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激发了对中国电影的热爱。
2024-05-09 08:02:11
无涯 Wanderer发表
《中国电影史》是一部结构严谨、内容详实的电影史学著作。书中以时间为轴,脉络清晰地梳理了中国电影从萌芽到繁荣的各个阶段。作者对史料的运用炉火纯青,引经据典,史料翔实。通过阅读本书,我不仅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有了全面的了解,还提升了我的史学素养和文献检索能力。
2024-05-09 08:02:11
高山流水发表
《中国电影史》一书视角独特,以艺术发展的角度切入,深入探讨了中国电影各个时期的艺术思潮和美学风格。作者深入挖掘了中国电影与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揭示了中国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读完此书,我不仅补足了电影史领域的知识空白,还拓展了对电影艺术的理解。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