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

迷影文化史

迷影文化史

作者: 李洋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价格: 28.00元

ISBN: 9787309074673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李洋,法国戴高乐大学电影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影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欧盟大学协会(Erasmus mundus)客座研究员,《看电影》杂志、《南方都市报》专栏作家。译有《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莱昂内往事》,2006年以“大旗虎皮”的网名创办中文电影百科网站。

内容简介:

如果你热爱电影,你会在这本书中找到伟大的知音,他们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名字:梅里爱、让•雷诺阿、路易•德吕克、安东尼奥尼、安德烈•巴赞、乔治•萨杜尔、亨利•朗格卢瓦、特吕弗……他们曾改写了电影史,并非因为他们在特定时代担负了某个身份,更因为他们对电影有着共同的热爱和痴迷,这独特的热爱和痴迷就是“迷影”(cinéphilie)。 苏珊•桑塔格说:“电影是一场圣战,电影是一种世界观。喜爱诗歌、歌剧和舞蹈的人心中不仅有诗歌、歌剧和舞蹈,但影迷会认为电影是他们的唯一。电影包容一切——他们的确做到这一点,电影既是艺术,也是生活。”迷影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电影的热爱、信仰和忠诚,如果没有对电影的爱,就没有电影的历史。 本书作者根据旅法多年积累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讲述了“迷影”如何改变了电影和电影文化的历史,从1895年电影的诞生到传奇杂志《电影手册》,从因痴迷电影而破产的乔治•梅里爱到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与萨特的论战,从1950年代的“作者论”到1968年的“朗格卢瓦事件”……作者从“迷影情结”衍生的理论话语和美学话语角度触发,对“上镜头理论”、“摄影机笔论”、“作者论”等电影理论史上诸多重要话题的话语背景进行了清理,文笔生动又不失严谨,是电影爱好者、电影专业学生不可多得的必读佳作。

目录:

导言:迷影文化与电影史 1829-1895:游戏冲动与电影的诞生 1895-1912:梅里爱与导演的诞生 1919-1924:德吕克与电影批评的诞生 1916-1926:让•雷诺阿的迷影时光 1936-1950:安东尼奥尼的影评生涯 1936-1968:朗格卢瓦的“电影教堂” 1944-1958:安德烈•巴赞的遗产 1946-1967:电影史家乔治•萨杜尔 1948-1966:“希区柯克症候” 1953-1968:罗热•泰耶尔与《正片》杂志 1973-1981:特吕弗的“文化上正确” 1973-1992:电影之子塞尔日•达内 1981-1991:雅克•朗格改革 结语:从“作者论”争论看“迷影话语”的本质 附一:电影迷恋与场面调度——让-米歇尔•傅东访谈 附二:论作者论/安德烈•巴赞 附三:1968:风暴中的戛纳/李洋 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09 10:49:44
书虫小刘发表
本书以“迷影”为切入点,巧妙地将电影史、电影理论和电影文化融为一体。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电影史上那些对电影痴迷的“迷影”们,他们的热情和执着,不仅改写了电影史,更塑造了独特的电影文化。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电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电影人的精神和信念肃然起敬。
2024-05-09 10:49:44
蓝精灵发表
“迷影文化史”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作者通过生动的事例和丰富的史料,带我走进了电影“迷影”的世界,见证了这些电影爱好者如何用他们的热情和信仰推动电影的发展。从梅里爱的破产到巴赞的理论争论,本书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电影历史画卷,让人叹为观止。
2024-05-09 10:49:44
小明发表
我特别欣赏作者对电影理论话语的梳理。他在“上镜头理论”、“摄影机笔论”、“作者论”等话题上的论述,深入浅出,让我这个电影小白也能理解。本书让我意识到,电影不仅是艺术,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背后承载着创作者的思想和时代的烙印。
2024-05-09 10:49:44
电影迷发表
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我早就对“迷影文化史”这本书如雷贯耳。今天终于拜读了,果然名不虚传!作者以一种兼具严谨与生动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电影史上那些对电影狂热的“迷影”们的传奇故事。他们的执着、他们的信仰,让我深受感动。本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电影文化宝典,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电影的人!
2024-05-09 10:49:44
文学少女发表
迷影文化史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作者非凡的叙事功力,将电影史上那些激动人心的人物和事件呈现得栩栩如生。从路易·德吕克的实验电影到安东尼奥尼的影像诗篇,本书带我领略了电影艺术的魅力和复杂性。读罢此书,我愈发坚信,电影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强大媒介。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