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

经济自由与思想自由

经济自由与思想自由

作者: 张曙光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4-1

价格: 36.00

ISBN: 9787801413024

页数: 308 页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张曙光,经济学教授。男,生于1939年农历9月8日,陕西长安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西北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等兼职教授,北京大学法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天则民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评论》主编。 1959年考入西北大学经济系统计学专业学习,1963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读硕士研究生,1966年毕业留所作研究工作。1979年评定为助理研究员,1983-1984年借调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工作,1985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88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曾参与“六五”经验总结,“七五”国力预测,‘八五”改革大思路,2 0 0 0年的中国,中国以及深圳和海南发展战略,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等重大课题的研究。亲自主持了市场化过程中的宏观经济稳定,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目标管理:宏观经济学科,中国贸易保护代价的测算等重大课题。共发表论文400多篇,出版著作10多部,英俄文译著5部(篇) 做出了多方面的理论创建。学术思想和理论观点的基本倾向是经济自由主义,主张确立和保障个人的经济自由权利,限制和约束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力;崇尚事物的自然生发和自然演化,疏于人为的制度设计和秩序建构;喜好妥协、合作、宽容、互惠的行为方式,又能坚持原则,观点鲜明地提出和说明问题;热衷于学术自由、人格独立,又为开展学术批评,建立学术规范,净化学术空气,建立良好的学风而竭尽努力。主要代表作有:《经济结构和经济效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揭主笔,上海三联书店,1990人 <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执行主编;第1集,1996,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集,1999,第3集,200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人《中国经济学一1994>《中国经济学一1998》(执行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000)《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经济学随笔集,四川文艺出版杜,1996人《繁荣的必由之路》(经济学随笔集,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张曙光经济学书评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 9 6),“ Measuring the Costs of Protection in china(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8;《中国贸易保护代价的测算》,合作),《中国经济学和经济学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人《制度?主体?行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反思》(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集,1999;第2集,2002;第3集,2003),《政策与体制联动一市场化进程中的宏观经济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曾四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和著作奖,一次获国家科技进步软科学一等奖,两次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严肃的经济学随笔。它视界开阔、思想深刻,它充满了良知和责任,表达着一个经济学家对国计民生和天下事无处不在的忧思和探索。

作者曾说:“锐利而不尖刻、宽容而不媚俗、沉潜而不避世、自由而不浮躁,热切地关注现实,虔诚地面对学术,以人的尊严和社会的理性为依归,以学术的独产和繁荣为最终理想,让经济学贴近和关注大众,让大众亲近和理解经济学。”

本书是为关心经济,热爱思考、积极向上的人所准备的。

目录:

第一辑经济自由和思想自由 从韦尔奇的实践看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 关于GNP和GNP的故事 监管理念、监管者胸怀和股权文化 ――浅议“股市为什么缺乏吸引力” 东北经济振兴的思路和途径 如何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 农村金融改革:在回顾中重新评价 简议我国的能源发展和能源安全 先降压,再图变――汇率问题之二 国有股东做消极所有者,如何? 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有感于“浙江省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标准”出台 有感于“非法”生存――从孙大午事件谈起 外汇管理改革是如何推进的? ――从放宽个人出国携带外币现钞数量谈起 体制转型与公用事业民营化 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政府 市场社会的财富观 新经济发展提出的几个问题 推进民主宪政的突破口 ――从三博士、五学者的建言谈起 第三部门的成长与21世纪的中国 一场考验,一个机遇 ――对SARS影响的再思考 营造发展环境,政府改革是关键 政府职能和市场规则:界限和实施――再评《东方时空》 中国为什么缺少像样的企业家? 有感于企业家著书立说 新一届政府的政策取向及其评论 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几点意见 正确看待贸易逆差,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汇率问题:主动应对,稳中求变 两岸经贸发展:现状、前景和影响因素 城市化:进展和误区 高标准,低水平 ――有感于城市发展中重建轻管的遗风 对《商界》杂志四个案例的评析 体制转型与公用事业民营化 诚信要义:行得正,赢得明,输得起 西部开发:大题小做和旧事新办 从机场建设看西部开发 重谒中山陵 第二辑批评和反思 事关民生之本和发展之基――征地拆迁案法律经济分析之一 土地房屋乃民生之本――征地拆迁案的法律经济分析之二 使用权是一种独立产权――征地拆迁案的法律经济分析之三 公共目的及其决定――征地拆迁的法律经济分析之四 法律救济和自力救济――征地拆迁的法律经济分析之五 中国经济学家评英国《经济学家》 简议经济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以海洋天然气化肥项目落址洋浦为例 停车入位井然有序 ――兼谈规则的建立和秩序的形成 放松管制有商机 ――从京城快递业的发展谈起 还是垄断在作怪 ――再评中国电信目前的一些安排和行为 打破电力垄断为何这样难? 从不构成侵权的侵权到中国第一反垄断案 ――对思科诉华为一案的评论 政府管制:管什么,怎么管? ――从北京出租车提价谈起 北京出租车业的垄断是如何形成的? ――评“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一文 良知、使命和文风 ――从“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看目前的新闻业 开放二手货市场:一个重大问题 排污权交易:国内环保制度的重大创新 退耕还林谁做为好 ――西部开发议论之二 国家主权和企业主权 产权重组和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与境外上市 商机在重组中 利用中介服务,壮大中介组织 ――“企业并购经典案例”分析 自行车征税得不偿失 从萨谬尔森访谈说开去 为什么国有银行改革进展缓慢 一叶知秋 ――从南京爱立信“倒戈”谈起 从一则题词看金融改革 建立债信,走活金融,富裕农民 ――简评婺源推行小额农贷 正道不通必走邪道 国有股减持的目的和方式 90年代的中国改革和发展 坚持政策选择的改革一致性和发展一致性原则 通货紧缩与体制性收缩效应 凯恩斯主义是有用的,但又是远远不够的 ――从央行再次降低准备金率谈起 寻求更有效的财政政策 试解“中国之谜”:通货紧缩伴随经济增长 第三辑现实关怀和深度思考 关于学术论辩的几个方法论问题 学在民间 ――为《天则年鉴》(1997)而作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为《天则年鉴》(1998)而作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 ――为《天则年鉴》(2000)而作 求同存异与存同求异 ――为《天则年鉴》(2001)而作 十年感怀 ――为《天则十年》而作 学术规范与作者权利 抱负与雅量 ――《中国经济学和经济学家》自序 读书与做人 ――《经济学(家)如何讲道德》后记 教育:计划体制的遗风犹存 ――关于教育改革的思考 职能错位和行为扭曲 ――关于教育改革的思考之二 职业教育和教育产业 ――关于教育改革的思考之三 力不从心和事与愿违 ――关于教育改革的思考之四 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 ――关于教育改革的思考之五 从大学校长晋升副部级谈起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