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

琴殉

琴殉

作者: 杨典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

价格: 45.00元

ISBN: 9787807358053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杨典: 1972年生于重庆,后居北京,作家、古琴家、画家。自1987年始写作。已出版作品有随笔集:《狂禅:无门关镜诠》《孤绝花》。诗集:《禁诗》《花与反骨》《枯山水》。音乐理论、随笔与戏剧:《琴殉》。另有古琴独奏专辑(双CD):《移灯就坐》。另有社科类图书:《黑镜头:面孔的故事》《六道轮回与地狱精神》等行世。

内容简介:

《琴殉》“殉”之一字,我最初灵感即来自近代考古学上对周代人殉制度的惊恐。周为中国文明三千年发端之主要源头。《墨子》云:“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且在考古墓葬里的殉葬人数,不断地总有新发现。过去中国有地位者的死,总是要拉着无数的人陪葬的。正如谁的不合作精神与独立思想若得罪了皇权,便动辄会被抄家灭门。再有如坑降卒、文字狱,屠戮百姓,挖坟鞭尸等。这一屠杀弱者的文化模式,根深蒂固地进入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殉的意思就是牺牲。一切为表现尊贵价值、暴力美学或强权意识的东西,都会带来牺牲。

目录:

目录 再版前言 鞠通琴序 上 卷 七 殉 卷一 鬼殉——孤馆遇神:在乐器与凶器之间抒情 卷二 神殉——墨子悲丝:墨教的“反音乐”与殉教徒主义 卷三 人殉——酒狂:痴迷,颓废与自渎的音乐 卷四 文殉——玄默:喉舌革命,幽人与“喧嚣派” 卷五 情殉——空山忆故人:神权,色情与琴精 卷六 武殉——招隐:龙种臞仙与琴茶教徒 卷七 美殉——碣石调·幽兰:上古铁幕之花 下 卷 琴之杂学七篇 血琴鉴 激流 “乱”声 “啸”问 第七苦——“水仙操”与那尔歌索斯(Narcissus)神话镜诠 点 诗:《残琴谱一卷》 补:2003—2010琴学文选 到此作甚——琴人彭祉卿渔歌荒冢记 千年速——谈郭楚望与《潇湘水云》的寓意 琴斧——谈《西麓堂琴统·离骚》及“无主之鬼”的精神涵义 狂弹古风——打谱《虞山吴氏琴谱·古风操》 半寸许——谈《碣石调·幽兰》文字谱中的可能性 莽终古——读朱长文《乐圃琴史校》 从裴铁侠之死到溥雪斋失踪 困猷论:当代琴人之惑 惊鸿——略论“平沙”与“鸥鹭”之意境 Z:古琴与不一定乐队合作之断想 艺楦——帝国琴瑟之余温与先锋音乐的反刍 一声雷——传统斫琴艺术的惊蛰时代 过弦与法 弹琴姿势的误读 问师:回答一些学生的问题 虫天记——旧年某琴馆47日幽明录 附录1:小说 丝人(17世纪中叶绍兴琴家张岱的最后生活) 附录2:四幕仪式剧: 犼——“广陵散”音乐事件在中华帝国历史中 引起的几次波动及隐士与烈士的思想” 一、刺杀 二、被杀 三、斗杀 四、自杀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7-23 14:50:29
书香雅人发表
《琴殉》是一部发人深省的作品,它揭示了中国历史上残忍的人殉制度,令人不寒而栗。作者杨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周代人殉的惨状,让人切实感受到这种野蛮习俗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历史书,更是一部发人深省的伦理书,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
2024-07-23 14:50:29
文化爱好者发表
《琴殉》是一本透视中国文化幽暗面的佳作。杨典先生以考古学为切入点,挖掘出周代人殉制度的残忍本质,揭示了暴力与强权在历史长河中的巨大破坏力。本书语言凝练有力,史料翔实可靠,是一部揭示中国文化内在矛盾和复杂性的重要作品。
2024-07-23 14:50:29
历史探索者发表
《琴殉》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思想之旅,带领读者探寻中国古代人殉制度的起源和演变。作者杨典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广博的知识,还原了一段被尘封的残酷历史。通过这本書,我們可以了解到周代社會等级森严、等級森严,人命如草芥的黑暗现实。
2024-07-23 14:50:29
文学鉴赏家发表
《琴殉》是一部题材独特的历史小说,以周代人殉制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悲壮凄美的故事。作者杨典巧妙地将历史与虚构交织在一起,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人殉制度对个体和社会的摧残。
2024-07-23 14:50:29
社会观察者发表
《琴殉》是一部具有强烈社会意义的作品。它通过对周代人殉制度的描写,揭示了权力和暴力对人的异化和奴役。作者杨典以犀利的笔锋,鞭挞了统治者的残暴和麻木,呼吁人们珍视生命,反对一切形式的暴政。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