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

一个人的八十年代

一个人的八十年代

作者: 王尧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3月

价格: 28.00元

ISBN: 9787561769430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本书系作者对上世纪八十年代独特的追忆。虽然作者的记忆是个体性的,但其叙事的经验却是社会性的,唤起的记忆更是群体性的。 作者经历的八十年代是中国百年来最为“阵痛”的岁月,也是希望开启的年代。他以自己八十年代的生活舞台:农村、学校、留校、任教等等为线索,精妙地截取其中的记忆片断,定格于八十年代知识者内心的希望和冲突,落笔于八十年代社会变迁中的复杂、平凡的人和事。在本书平静的文字背后,隐含着沉重而充满激情的震撼。 本书乃是近年来难得的隽永之作。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王尧,1960年4月生,江苏东台人。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论著有《中国当代散文史》、《询问美文》、《迟到的批判》、《“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等;另著有散文集《把吴钩看了》、《茶话连篇》;主编丛书“小说家讲坛”、“百年中国知识分子”、“新人文对话录”(包括《莫言王尧对话录》、《韩少功王尧对话录》、《李锐王尧对话录》等)。 自序 这本书不是我的精神自传。 因为,无论怎么论证,我都不具备“精神自传”的条件。唯其如此,我才会中断其他写作,在突如其来的大雪纷飞的冬天,写下自己想写的文字。这是一本突如其来的书。 在为当下的困扰深深压迫时,我也踩在“重返八十年代”的学术路径上。在八十年代的宏大叙事中,我只是一个旁观者和阅读者。我从一个村庄,来到一座古城,在这座古城的东边、一个叫天赐庄的围墙里读大学,这所大学和国内无数大学一样,至今仍在为某个大学排行榜上名次的上下浮动苦恼不已。在当年的万千气象中,这座城市和这所大学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思想、文化上都是边缘化的,我们在阅读和倾听中遥想和感受“八十年代”。我和许多人就是在这样的落差中成长的。 当我在八十年代的宏大叙事和统一论述中唤醒自己“落差”中的经验和记忆时,我触摸到历史的缝隙,可能是一条很细的缝隙。这样的个人经验和记忆,在这个宏大的叙事与统一论述中,或许都无法称为“细节”,即使在写完这本书后,我依然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来表述这些微不足道的个人经验和记忆的意义。但我知道,我所说的这些东西,正在从我们的论述和生活中消失。现在的电脑上都有一个文件“粉碎器”,其实,我们的写作与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粉碎器,无数的东西在不经意间被粉碎。我现在想做的事件,是把“粉碎”改为“删除”,这是一次“删除”式的写作。当我自己或者别人认为这些被删除的东西还可以保留时,可以让它从“回收站”里还原。相对于那些八十年代的统一论述和宏大叙事,这本小书也是一次删除后的还原。 重新返回二十多年前开始的场景,纷至沓来的种种既熟悉、又陌生。“大学”是我八十年代以后的基本场景,我从这里往返乡村,穿行城市,于是,“乡村”、“大学”和“城市”是我主要的叙事空间,而在“大学”中出没是本书的一条线索。尽管记忆琐碎和零乱,但我试图概括,分而叙之,这就有了每卷之中的不同主题。这样的概括与叙述,显然与我当下的精神状态有关,说的是往事,可也难免不涉及现实。许多年前,读鲁迅的《朝花夕拾》,一直记住他说的从纷扰中寻出闲静来的话。世事螺旋,纷扰接踵,闲静不易,也学着给往昔的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 我现在还不知道这场大雪何时可以停止和融化,回故乡过年的道路已经封闭。我唯一能做的事,是在写作中想象故乡屋檐下冰凌的长短,抵抗城市与校园的冰冻。故乡在我书房的北面方向,遥不可及。我重新放置了写字台和椅子,坐南朝北。 戊子年春节于三槐堂 目录 自序 上卷 一、返回与逃离 二、熟悉与陌生 三、眺望与想象 四、融入与隔膜 下卷 一、 昔我往矣 二、 人琴之戚 三、 书里书外 四、 初为人师 五、 天下公器 附录 答友人问 跋 封底文字: 王尧的《一个人的八十年代》 是散文式的个体言说 浸透人格底色 传递文字灵魂 这是一位知识人 对八十年代思想光谱的分疏呈现 对八十年代记忆拼图的微言大义 对八十年代历史缝隙的经验填空 这是一个人在八十年代 目睹书里书外的是是非非 检视校内校外的林林总总 咀嚼离乡怀乡的点点滴滴 这是一代人 在熟悉中的蜕变 在陌生中的挣扎 人在边缘处 心念天地间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7-17 17:00:54
书海漫游者发表
《一个人的八十年代》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王尧教授从个人经历出发,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八十年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书中既有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也有对个人成长经历的追忆,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那个时代复杂的感情。作为过来人,我深切地感受到作者所描述的那些场景。八十年代,既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知识分子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既是时代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推动者。王尧教授的这部著作,为我们理解八十年代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2024-07-17 17:00:54
时光鉴证者发表
《一个人的八十年代》是一部具有史料价值的著作。王尧教授以亲身经历为素材,翔实地记录了八十年代的社会变革和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历程。书中所描述的那些事件和人物,都是那个时代鲜活的印记。作为一名历史研究者,我从这本书中获益匪浅。它帮助我加深了对八十年代历史的理解,也让我对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认为,这本书对于研究八十年代历史以及中国知识分子史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4-07-17 17:00:54
文化观察者发表
《一个人的八十年代》是一部思想深刻、文笔流畅的散文集。王尧教授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情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人对八十年代的独特视角。书中所描写的那些人物和事件,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个人的温度。作为一名文化观察者,我从这本书中看到了八十年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和那个时代的文化样态。它让我对八十年代的文化思潮和社会变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024-07-17 17:00:54
文学爱好者发表
《一个人的八十年代》是一部写得很好的散文集。王尧教授的文笔细腻优美,感情真挚感人。书中所描写的那些场景和人物,仿佛历历在目。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被这本书深深吸引。它带我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让我感怀那个时代的理想和抱负。书中所展现的那些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更是让我肃然起敬。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细细品读。
2024-07-17 17:00:54
新闻从业者发表
《一个人的八十年代》是一部非常有新闻价值的书。王尧教授作为一名资深记者,以他独到的视角和翔实的笔触,为我们还原了八十年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书中所记录的那些事件和人物,都是那个时代重要的新闻事件。作为一名新闻从业者,我对这本书充满了兴趣。它让我对八十年代的新闻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