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

老爹妈思厨

老爹妈思厨

作者: 梁以瑚 (主编),杨阳 (主编)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20

价格: 48.00元

ISBN: 9787300144726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食物由人做,也为人所做,所以无可避免地渗透着人的生活、文化、记忆和历史。味道是有历史的。一道菜正是一个故事,其烹调、选料、味道,盛载历史勾起回忆之余,更体现着一种文化。喜欢食,喜欢听故事,所以,有这本书。 《老爹妈思厨》记录了一群公公婆婆的下厨心得,书中几十位老人家通过食物分享他们的人生经历,不单是食谱那么简单,而是渗着浓浓的人情味。本书收录了四十多个真实的故事。诸位“老香港”在二战前后从内地来香港定居,书中既有他们荡秋千、野外奔跑的童年往事、恋爱和结婚的甜蜜回忆,也有缕述他们在艰难时期的生活点滴。还有的是维系亲情的传统菜肴,像青红萝卜汤、黄糖芋头、糯米丸子等。书中也展示了精美的菜谱图片,作为公公婆婆对下一代的馈赠,也表示我们对这群长者的深切敬意。

目录:

----------序言 珍惜身边人/符荣师 食物的身体记忆/小西 味觉拾遗/小土 访梁以瑚/小土 与Michael Wolf午间小叙/杨阳 ----------情 Love 当年与财哥结婚时的嘉宾题名绣缎,对我来说,就是一张结婚证明书。/陈贺春 只见数艘“趸船”一字排列,这就是摆设数十席“爱筵”的地方。/黎慧珍 拜堂时,低着头,才仅仅在蒙面的盖头下见到丈夫拿着拜堂酒杯的手。/梁桂芳 第一次吃蜜饯鸡时,还有妹仔服侍着吃呢!/李浩然 郭素英 ----------苦日子 Bitter Days 窗外,警察在放烟雾弹。恐怖。我整天都不敢出外。/甘树英 日本军在船上给难民派发牛奶和一大条的长面包。/赖珍 那时候有日本军人带着剑枪来理发,吓得理发师傅手忙脚乱……/何淑芳 年仅十二岁的我刚刚踏上故土,便被亲父卖掉还债。/李妹女 不记得多少次要带着弟妹躲到山上……/高举浓 那些日子兵荒马乱,听着磨芝麻的声音,竟令人平静下来。/黄翠萍 都是捱回来的,算是很好的了。/袁宽 ----------儿时游戏 Play 我们年纪小,最喜欢和朋友晚上守在椰树旁,等椰子蟹来吃椰子。/容梅仙 有一次,兄弟姐妹趁着妈妈不在家,偷偷跟邻居去放炮仗……/黄彩鸾 我家是种粟米的,顺理成章,我要帮忙看守粟米田。/李羡有 我对中国文学和文化有研究,诗词和历史当然滚瓜烂熟。/李继唐 我现在仍然保存以前穿的大襟衫。/梁崇 ----------婆婆女书 I am 在我的家庭,只有男生才有机会上学。/王玉英 ……就在那时决定“梳起不嫁”。/陆楮 同乡称我为“自由女”。/梁黄坚心 ----------边做边学 I Learn 我是念护士的,曾是一位校医。/刘秀华 做了家庭主妇,才认真学煮饭。/梁绍锦 唐新瑶 到九广铁路工作,最先负责清洁火车头……/朱许紫 我年轻时曾帮手开饼铺。/麦张瑞意 你们知道大丰成鸡栏在哪里吗?/梁耀 日后我到商行工作,这一点日文倒派上用场。/潘女 我在五金厂工作了数十年,闲时爱与工友到荔枝角泳棚游夜水。/邓景 我八岁开始就到市集买菜,回家煮饭给家人吃。/骆群卿 一早起来与一班伙计坐车到元朗饮早茶,回来后就开始鬼佬茶市。/韩国旋 要善待伙计,善待他人。/卢简慧敏 气得胀鼓鼓时,我就画了很多鸡泡鱼,提醒自己要忍耐。/陈法兴 ----------回味 I Taste 冬天时,每天四更起床烧柴煮饭,五更把丈夫叫醒吃“五更饭”。/李涧 电话还没有普及,都得靠接线生接驳。/周华英 回乡后,转行在街边摆档卖凉茶。/林琼 那时菜田叫作瓜地,什么都种。耕田的人种什么就吃什么。/周蝶 每一件衣服也相当宝贵。以我家为例,每人只有三件衣服……/侯丽棠 见到那些活生生的禾虫在蜷缩,吓得我不敢走近。/邓玉琴 每个人都会争吃鸡髀,我却不会去争。/游惠娇 绝大部分技巧都是从李太和方太的烹饪节目中和书上慢慢学回来的。/陈惠卿 这就是我家的出品,味道与别不同之处!/严家恩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7-23 09:28:33
书香雅韵发表
《老爹妈思厨》是一本充满人情味和怀旧气息的美食书。书中的几十位老人用一道道菜肴,讲述了他们的人生经历,从荡秋千的童年到甜蜜的爱情,从艰难时期的生活点滴到维系亲情的传统菜肴。这些故事让我感受到那一代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家庭的深切爱。书中精美的菜谱图片更让我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这些充满回忆的美食。
2024-07-23 09:28:33
美食探寻者发表
《老爹妈思厨》不仅是一本美食书,更是一本文化传承之作。书中收录的四十多个真实故事,真实再现了老香港人的生活点滴和饮食文化。从青红萝卜汤到黄糖芋头,从糯米丸子到鸡茸鱼蓉,每一篇菜谱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对历史和亲情的缅怀。这些菜肴的背后,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让人读后心生感慨。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菜谱图片非常精美,让人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每道菜的做法和摆盘,非常适合喜欢烹饪的朋友。
2024-07-23 09:28:33
历史爱好者发表
《老爹妈思厨》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口述历史作品。书中记录的几十位老人的回忆,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二战前后香港社会变迁的一扇窗口。他们在艰难时期如何生存,如何维系亲情,这些故事都充满着历史的质感和人性的光辉。书中的菜谱也是历史的印记,反映了不同时代香港人的饮食习惯和文化特色。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老一辈香港人对家的眷恋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令人肃然起敬。
2024-07-23 09:28:33
文化观察者发表
《老爹妈思厨》是一本难得的文化研究读物。书中收录的菜谱,不仅是美食,更是承载着香港本土文化和历史的载体。从这些菜肴的选料、烹饪方法到背后的故事,都反映了香港多元文化交融的特色。书中还展示了老一辈香港人的家庭观念和生活方式,为我们了解香港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于研究香港文化和历史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料。
2024-07-23 09:28:33
情感共鸣者发表
《老爹妈思厨》是一本读来让人倍感温馨和感动的书。书中几十位老人的故事,就像一个个温暖的拥抱,让我感受到人世间亲情的可贵和岁月的无情。他们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什么是家,什么是爱。书中的菜谱更是一份爱的馈赠,承载着老一辈香港人对子女的关怀和期盼。读着这本书,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个充满温情和欢声笑语的家中。这本书值得每一个有家有爱的人细细品读。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