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金元之际的儒士与汉文化

金元之际的儒士与汉文化

作者: 赵琦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9

价格: 21.00

ISBN: 9787010043449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从成吉思汗攻金到忽必烈建国号大元的时期的儒士和汉文化,内容系统全面。 本书考述了大蒙古国时期中原各级统治机构、各地世侯和蒙古诸王所起用或征召的儒士,以及在民间 从事教学和著作的儒士,人物数以百计,几乎包举无余。其中很多人的生平都是首次发现有关资料,通过勘同辨析而考证明白的。如上述姚先生文章无考之9人,本书考知者有7人;对姚文已考诸人也多有补充。太宗二年(1230)所置十路课税所正、副使20人,:元史》均未立传,生平多不明,本书一一查考,都做了交代,并进而考出此后任职的诸路课税使、副以及课税所僚属各十多人。

目录:

序―/陈得芝 序二/周清澍 第一章 蒙金战争对中原文化的摧残和儒士的处境 一 金末的儒士与儒学 l、女真汉化的过程 2、汉文化的恢复和发展 3、金末的儒士与儒学 二 蒙金战争对中原文化的摧残 1、战争的破坏 2、壬辰北渡和南徙――儒士大量死亡、流徙、失业和被驱 为女奴 三 金亡后二十余年儒士的境况 1、全真教的骤兴与儒人入道 2、投身空门学佛的儒生 3、改务农、军、匠、商的儒生 4、各种官府往吏和其他散处民间的儒生 第二章 大蒙古国诸汗、朝臣对儒士的态度和举措 一 大蒙古国诸汗身边的汉人和儒士及诸汗对儒学 的态度 l、成吉思汗时期(1206-1227) 2、窝阔台时期(1229-1241) 3、乃马真皇后摄政、贵由汗、斡兀立海迷失后摄政时期 ( 1242-1250) 4、蒙哥时期(1251-1259) 二 保护和安置儒生的措施 1、金亡前后汗廷官员救济儒士 2、杨惟中、姚枢军前求儒 3、孔子后裔特权的维护和礼乐制度的恢复 4、建立文化机构――燕京编修所、平阳等地经籍所和 司天台 三 戊戌选试――确立儒籍 l、戊戌造试的性质 2、戊戌选试被称为科举考试的原因 3、中选士人的情况 4、戊戌选试后儒士的情况 5、戊戌选试的意义与影响 第三章 中原各级机构中的儒士 一 木华黎燕、云行省中担任职务的儒士 二 十路征收课税所及其对儒士的起用 l、十路征收课税所的设立和起用的儒士 2、太宗二年以后继任的课税所正副长官 3、金亡后十路的调整和新增诸路的课税所长官 4、诸路课税所官员对儒士的起用. 三 中书省和行中书省的建立及任用的儒士 1、耶律楚材与中书省 2、胡天禄行省平阳、陕西及对德士的任用 3、江淮军前行中书省 4、粘合父子与彰德 四 任职燕京行尚书省及其下属机构中的儒士 第四章 世侯对儒士的收容和任用 一 山东诸侯与儒士 1、东平严氏 2、益都李 3、济南张荣 二 河北诸侯 l、 真定史氏 2、保定张柔 三 山西诸侯与儒士 l、耶律秃花家族太傅国公府对儒生的召用 2、太原行省都和尚拔都 3、河中万尸奥屯世英 4、云内帅贾传霄 5、泽州守段直 6、忻州诸侯与儒士 7、平定帅聂硅 ......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