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苇草

作者简介:
何兆武,1921年9月生于北京,原籍湖南岳阳,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1943年至1946年在西南联大外文系读研究生。1956年至1986年任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至今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兼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和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及思想史的研究和西方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译有卢梭《社会契约论》、帕斯卡尔《思想录》、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罗素《西方哲学史》等,著有《历史理性批判散论》、《历史与历史学》、《文化漫谈》、《西南联大的那些事》等,口述《上学记》等。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何兆武先生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关于历史、哲学和文化等方面的学术随笔,大多围绕“传统社会如何走向现代社会”的主题而展开,共分为联大师友杂记、从思想史到历史哲学、思想的苇草、历史坐标的定位、关于“清华学派”、也谈学衡派,作者具有士人风骨,睿智深沉,颇多历史的深刻洞察,读来给人启发很多。
目录:
学术道路 自述 联大师友杂记 从思想史到历史哲学 思想的苇草 历史坐标的定位 师友杂记 关于“清华学派” 也谈学衡派 与陈寅恪先生相关的两件事 历史学家的浪漫:纪念雷海宗先生 回忆吴雨僧师片断 有关张奚若先生 有关傅斯年先生二三事 也谈顾颉刚先生(兼谈谢国桢先生) 怀念王浩 记吕荧 书边杂记 《寒柳堂诗》:衰翁与姹女 读曹汝霖回忆录 笔记与野史 观历代帝王庙有感 说“刘项原来不读书” 滚泥巴、书生、大红门 杂忆北京师大附中 原子、历史、伦理:读《费米传》书后 重提一个老问题 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思 中学、西学与近代化 关于诺贝尔奖情结 问答通讯 与席文教授的通信 致孙开太同志书 与方光华先生的通信 与侯旭东先生的通信 谈理解历史 《上学记》之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