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

读书与怀人

读书与怀人

作者: 许君远 著,眉睫 许乃玲 编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

价格: 29.80元

ISBN: 9787510702051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许君远(一九○二~一九六二),河北安国人。现代作家、著名报人、翻译家。一九二八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系,与废名、梁遇春、石民、张友松等同学。二三十年代,在北平文艺界较为活跃,经常在《现代评论》、《新月》、《北平晨报》、《华北日报》等发表小说、散文、文艺杂谈,深得丁西林、陈西滢、杨振声、沈从文等人赏识,被一些文学史家称为“京派代表人物”。后转入报界,深得张琴南、陈博生、张季鸾、胡政之等赏识、提携,先后在《北平晨报》、《天津庸报》、《大公报》、《文汇报》、《中央日报》担任编辑、编辑主任、副总编辑,为《大公报》第二代中高层负责人之一,也是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代表。一度在北平中国大学、上海新闻学校、暨南大学担任讲师、教授。一九四五年曾以《益世报》特派员身份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五三年,担任上海《大公报》编辑主任、资料组长。一九五三年后在上海四联出版社、文化出版社、新文艺出版社工作。一九五七年,与徐铸成、陆诒被定为上海新闻出版系统“三大右派”。著有小说集《消逝的春光》、散文集《美游心影》,译有《斯托沙里农庄》、《老古玩店》等。主要作品后人辑为《许君远文集》(许杏林、许乃玲编)、《许君远译文集》(许乃玲编)等。 眉睫,原名梅杰,湖北黄梅人,业余学者、图书策划人,关注近现代文史、法律与文学、儿童文学等。著有《朗山笔记》、《关于废名》(台湾秀威2009年版)、《现代文学史料探微》(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年版),编有《许君远文存》、《梅光迪文存》、《读废名》、《绮情楼杂记》等十余种。 个人邮箱:[email protected]

内容简介:

《许君远文存》的编纂,以收录许君远具有文论价值和史料价值的文章为主,而他的游记小品、抒情散文、中短篇小说等其他文学作品,以及新闻作品等,均不在此书的搜罗之列。之所以做出这种打算,一是因为许君远的此类文章生前从未结集出版,而是散落在各种报刊中,不少是难以查找的偏僻报刊;二是许君远家人所编《许君远文集》,已收录不少许君远的散文、小说,但漏收了一些具有文论价值和史料价值的文章;三是具有文论价值和史料价值的文章,较为一般关注民国文坛、报界的读者所欢迎,同时也可为文学史、报刊史、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目前,我们编纂许君远的这类文字公开出版,或许是符合实际的较为明智的做法。至于《许君远小说散文全集》、《许君远新闻作品集》等恐怕要在以后等待时机。 本书正文共分为三卷。卷一以收录读书笔记、文艺杂谈、前言后记一类文章为主,我们借此可以了解许君远的才情、学识,其中不少也涉及民国文坛,如评价左翼作家王余杞的长篇小说。卷二收录有关电影、戏剧、音乐、绘画等方面的文字,其中多为评论或回忆民国艺坛,涉及赵望云、熊佛西、卫仲乐、张书旗、沈尹默、汪亚尘等许许多多艺术家,因此显得材料珍贵。卷三收录怀人、自传篇什,透露出大量以前未曾披露的文坛、报界信息,如关于徐志摩、梁遇春、蔡元培、张季鸾、胡政之等人的回忆,同时许君远所写的一系列关于北大和民国报界的回忆文字,都是弥足珍贵的第一手史料,这些是此书史料价值最丰富的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反映许君远整个一生的变化,尤其是许君远在一九四九年和一九五七年前后发生不少微妙或离奇的“蜕变”,经再三考虑,编者仍将作者写于一九四九年以后的特殊时期的文章酌量收入,如使许君远戴上“右派”帽子的《发言二则》、《报纸应当这样干下去吗》等,同时也收入许君远晚年在意志消沉之后的《自传》等文字。让读者自己去体味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如何在时代转变中自然适应和痛苦挣扎的相互共存。 附录的十篇回忆许君远的文章,写成于不同年代,大致可以窥探各个时期对许君远的追忆、评价。这些文章的作者既有许君远的家人,又有许君远的学生,还有许君远的同事、朋友等,从各个角度反映了许君远的文艺成就和精神品格。附录十一系由笔者所撰《许君远年表》,总共万余言,主要内容为许君远生平事迹和著述版行情况,并尽量收入谱主与文坛、报界有关的文字,以凸显史料价值。 感谢许君远之女许乃玲女士提供大量珍贵资料。感谢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厦门大学谢泳教授为此书作序。感谢武汉大学陈建军教授提供不少文章。感谢王浩天、梁国寅等先生寄来相关资料。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7-17 12:03:40
书海拾贝发表
《读书与怀人》一书,收录了许君远具有文论价值和史料价值的文章。其中,有关电影、戏剧、音乐、绘画等方面的文字,评论或回忆民国艺坛,涉及赵望云、熊佛西等艺术家,材料珍贵。卷三收录的怀人、自传篇什,透露出大量未披露的文坛、报界信息,关于徐志摩、梁遇春等人的回忆,以及许君远关于北大和民国报界的回忆文字,都是弥足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2024-07-17 12:03:40
文坛拾光发表
《读书与怀人》汇集了许君远散落在各种报刊中的文章,弥补了《许君远文集》的缺失。许君远的文艺杂谈、电影评论等文字,展现了他的才情和学识,也为民国文坛、报界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收录了许君远在不同时期的文章,包括他戴上“右派”帽子后写的《发言二则》,反映了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时代转变中的挣扎。
2024-07-17 12:03:40
历史探秘发表
《读书与怀人》中卷二的文字,有关民国艺坛,如涉及赵望云、熊佛西、卫仲乐等艺术家,从中可窥民国艺坛风貌。卷三收录许君远怀人、自传篇什,如关于徐志摩、梁遇春、蔡元培等人的回忆,以及许君远关于北大和民国报界的回忆,都是宝贵的历史资料。此外,附录的十篇回忆许君远的文章,也反映了各个时期对他的追忆与评价。
2024-07-17 12:03:40
书虫漫语发表
《读书与怀人》一书,收录了许君远具有文论价值和史料价值的文章。许君远对左翼作家王余杞长篇小说的评价,显示了他的文学见解。关于电影、戏剧等艺术领域的文字,也展现了他对民国艺坛的关注和见解。卷三收录的怀人、自传篇什,更是弥足珍贵,提供了大量未曾披露的文坛、报界信息,为研究民国文坛提供了宝贵资料。
2024-07-17 12:03:40
文史爱好者发表
《读书与怀人》一书,收录了许君远散落在各种报刊中的文章,其中不乏文论价值和史料价值。许君远关于民国艺坛的评论,如对赵望云、熊佛西等艺术家的评价,为研究民国文化提供了重要素材。卷三收录的怀人、自传篇什,更是弥足珍贵,通过徐志摩、梁遇春等人的回忆,以及许君远的自传,让我们得以窥见民国文坛人物的交往和思想。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