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

阅读的逻辑

阅读的逻辑

作者: 庞溟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4

价格: 39.00元

ISBN: 9787509738597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庞溟,独立书评人,先后获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学士、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硕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硕士、香港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庞溟从自己发表过的众多书评文章中精选出来的,是作者对自己书评工作的总结。此次精选的87篇书评,涵盖了经济、社会、历史、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比较客观、独立地反映了作者的读书观,评论立足图书就书论书又力图超越就书论书。文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功底,文字在

目录:

书评的意义就是阅读的意义(序) 经济学的力量归根到底是生活的力量 财税变迁、乡土重解与一个乡镇的三十年传记 税收:关乎权利与自由 为天下理财,为公民治国 我们都应该读读企业史 乡村工业的前世今生 华人企业成与败 从国统区走出来的国营企业 笑着脸讲经济史 源自生活,也解释生活 我们都是萨缪尔森的学生 芝加哥学派:哲学态度,生活方式 这一次,资本主义失败了 财富开始与结束的地方 追逐财富的伟大历程 只有市场才能保证你得到食物 饥荒背后的人祸政治学 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 国际金融亦是政治 货币版《达?芬奇密码》 当我们谈论中国时都说些什么 他们在这里制造中国 她乡之叹 日益模糊的资本主义 断裂的社会如何重建 这种抗争未必有害 所有人都是“身份之争”的失败者 一个孩子最最好? 把握转型中国的脉搏 小村的水、土和家宅 北镇的干部与他们的农民 他们从坚实而贫瘠的土地上来 矛盾与彷徨,碎片与断裂 非洲是中国的赛场吗? 另一种大国崛起的姿态 每个人都有一千张面孔 那些我们不曾活过的时间 从《醒来》一书找到时代特征 西学东渐里的思想史与政治史 “李约瑟难题”的另一解 隐士不自由 土的忧郁与水的悲哀 为城市的消逝作传 中国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不立一真,惟穷流变 那些《时代》封面上的中国脸孔 神州陆沉时,学堂奋起人 中国的历史模式在此时形成 在历史中发现儿童的身影 展示人性的历史教科书 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小说般的社会主义史 大都市不应该只是大国的象征 审判副总统 伦敦:一场大火后的重建与崛起 咖啡馆:历史中的失乐园 科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 我们共同创造的时代发明 科学史也可以“不科学” 把我们的未来发明出来 这种强大是数学的强大 数学是一种精神 一切的精确与完备都应存疑 彼此“纠缠”的科学生活 你总能活在某个宇宙之中 量子物理、DNA和进化论 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进化事件 癌症:进化的必然,不平等的死亡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关于一个星球的好奇心 他提问,你回答,我存在 制造有趣的方法 什么样才是“聪明人” 全世界至今不作一声 消费革命,消解历史 能工巧匠必有故事可讲 报纸档的街边往事 不止一代人的青春 地图上每一道短暂光影 奔跑如同一片有斑纹的皮毛 只有名字不变 从一般读者到正常读者 普通人的思考与自由 前脚荼毒,后脚救赎 这城里的人原是我的兄弟 给一个时代的梦留下光影 马家辉,年年见!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每个人都是时间的总和 人造的童话乌托邦 我们要的是怎样的读与评(代跋)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7-17 12:43:46
云游书海发表
《阅读的逻辑》是一本鞭辟入里的书评集,作者庞溟以其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目光剖析了诸多名著,为读者提供了独到的见解和启发。书评立足于图书本身,又超越了就书论书的局限,展现了作者广博的知识面和深刻的思想。
2024-07-17 12:43:46
书香漫漫发表
庞溟先生的《阅读的逻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书评佳作。作者以渊博的学识和犀利的文笔,对各领域名著进行点评,既有对作品本身的深度分析,又融入自己的独特思考,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2024-07-17 12:43:46
读书郎发表
本书汇集了庞溟先生多年来的书评文章,内容丰富、观点鲜明。通过对不同领域书籍的剖析,作者展现了他的读书观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读罢此书,不仅能拓宽视野,还能引发对自身阅读和思考的反思。
2024-07-17 12:43:46
书虫宝宝发表
《阅读的逻辑》是一本让我大开眼界的书。作者庞溟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带领读者领略了不同书籍的精髓。每一篇书评都如同一场思想盛宴,让我在读书的旅程中收获了更多的智慧和感悟。
2024-07-17 12:43:46
漫步书城发表
庞溟的《阅读的逻辑》是一部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书评集。作者以扎实的功底和通俗易懂的文笔,对不同领域的作品进行解读,既有对经典名著的深入分析,也有对新锐思想的敏锐洞察。读完此书,我对阅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