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

斯文

斯文

作者: 易中天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3

价格: 39.00元

ISBN: 9787549531783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65—1975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生活,1975—1978年在新疆乌鲁木齐钢铁公司子弟中学任教。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名誉教授。著有《品三国》《帝国的终结》《书生傻气》《公民心事》《我山之石》《费城风云》等。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 “文人原本是怪胎”——“公知”为何坍塌?“斯文”如何扫地?易中天系列文章,厘清中国文人的品格和品类,清算古往今来中国文人的“红”与“黑”……杯具啊杯具,无意招谁惹谁,只是想说就说。 ◆ “改革是没有任期的”——反对票不该是奇迹,正义是不是一座很远的桥,最该以人为本的,最不拿人当人……谈教育、论时事、辩儒学,针针见血。 ◆ “那时我们唱红歌”——畅谈红色年代离奇荒诞的红歌往事,以及黄歌、蓝歌、白歌、黑歌、灰歌、绿歌……睡觉还早,一起聊聊。 本书为易中天教授谈文化嘴脸的诸文结集。 “文化人的分野”系列文章,从孔子时代追溯文人的源头,探求文化人的品格和品类的分野,在对士人、学人、诗人、文人等类型的区分中,考量风骨、气节、担当、性情、学养和理想,穿透皮相,排列出文化人的精神光谱,烛照中国文人在历史和当下社会中扮演的帮忙、帮闲、帮腔、帮凶及其他角色。在人格光谱的比对中,分明映现出中国古今文人的红与黑。 另有长篇访谈《那时我们唱红歌》,畅谈红色年代的“红歌”往事,透视“红歌”岁月的荒诞和离奇。此外,又有系列专文,就儒家的遗产,与秋风论道;从药家鑫的悲剧,反观中国教育的缺失及教育官僚的职责与担当,伸张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以“方韩之争”,辨析公民的权利与言论的自由。 在《我的父亲易庭源》一文中,易中天深情追忆父亲那样一位老派共产党员的点滴往事。

目录:

【第一辑】——文化人的分野 文人原本是怪胎 ——“文化人的分野”之一 诗人与文人——“文化人的分野”之二 学人与文人——“文化人的分野”之三 士人的风骨——“文化人的分野”之四 文人真面目——“文化人的分野”之五 文化气质与文化血型——“文化人的分野”之六 谁都可能是文人——“文化人的分野”之七 做人要做怎样的人——“文化人的分野”之八 【第二辑】——新新儒家 我们从儒家那里继承什么,又该怎样继承 这样的“孔子”不离奇吗——与秋风先生商榷 儒家的限政只能是徒劳——再与秋风先生商榷 独尊儒术:革命还是参股——兼答秋风先生 【第三辑】——再谈教育 “后药家鑫时代”之某校 药家鑫案:啥教训,咋整改 谁把药家鑫变成了凶手 儿童节:何妨也是“亲子节” 改革是没有任期的 最该以人为本的,最不拿人当人 【第四辑】——愤不顾身 反对票不该是奇迹 正义是不是一座很远的桥——由音乐剧《时光当铺》所想到的 “擦桌子的主义”之排列组合 惟其独立,方能妥协 美德本是天良 文化是个慢活——答《人民日报》记者潘衍习 放水养鱼——答《南方都市报》记者王晶 传统文化不是道德缺失的解药——答《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马芸菲 “文化入世”与“文化航母” 国骂•汉骂•非非骂——答《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倩 我看方韩之争 兔子怎样证明自己不是骆驼 决不能再设“道德祭坛”——从“方韩之争”说开去 【第五辑】——我和我爸 我的父亲易庭源 那时我们唱红歌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25 05:54:33
小红豆发表
这本书简直就是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地剖析了中国文人的种种劣根性。易中天教授以其犀利的笔触,将文人的虚伪、奸诈、卑鄙、贪婪暴露无遗。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国文人的认识又深了一层,也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了更多的反思。
2024-06-25 05:54:33
知了发表
斯文,这本书是易中天教授对中国文化和文人的反思之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探讨了中国文人的源头、品格和角色。易教授对中国文人的批判是深入骨髓的,他认为中国文人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大障碍。
2024-06-25 05:54:33
落日发表
易中天的《斯文》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这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了中国文人的历史和现状,揭露了文人的虚伪、自私和贪婪。易教授的笔锋犀利,文笔流畅,读来酣畅淋漓。书中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反思。
2024-06-25 05:54:33
云淡风轻发表
《斯文》是一部文化随笔集,收录了易中天教授近年的数百篇杂文。这些文章涉及面广,从儒学、历史、教育、时事等方面入手,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易教授的文笔犀利,观点鲜明,读来发人深省。
2024-06-25 05:54:33
天涯孤客发表
斯文扫地,是中国文坛的悲哀。易中天教授在《斯文》一书中,对中国文人的现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认为,当今的中国文人早已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和批判的精神,沦为权力的帮闲和帮凶。这样的文人,只能给中国文化带来负面的影响。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