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

美国的中国形象

美国的中国形象

作者: [美] T. 克里斯托弗·杰斯普森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7月1日

价格: 28.00元

ISBN: 9787214062864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美国)T.克里斯托弗·杰斯普森(Jespersen T.C.)

内容简介:

本书描述了20世纪上半期美国公众的中国形象及其威因。作者认为,这一时期美国的中国形象是基于传教士激情.由卢斯媒体误导、赛珍珠小说强化,再由宋美龄推向高潮的不符合中国实际的形象,是美国人按自己的理念创造出来的,实际上反映了美国人的希望和梦想,其背后是美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不过这种中国幻象在当时对中国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促使罗斯福政府采取制裁日本、帮助中国的政策,并最终废除了带有种族歧视性的《排华法案》。 杰斯普森令人佩服地证明了我们为什么必须正视那些曾经支配美国人认知中国的形象,这种中国形象为什么会出现且又是如何建构出来的,为什么它会持久地影响美国对中国的认识。在20年的时间里.时代公司不断刊登、传播亨利·R 卢斯的恩抚主义中国形象:一个友好的中国正热切地盼望能得到美国的庇护…… 卢斯和他的理想主义者们影响了无数美国人的中国观。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他们说出了很多美国人希望中国是什么样的.而不管中国实际上如何。 ——《美国历史评论》

目录:

译者的话 致谢 前言 绪论美国传教士及其创造的中国观(1890-1931) 第一章 亨利·卢斯和时代公司的崛起 第二章 时代公司和它的中国赌注 第三章 美国联合援华会及其塑造的中国形象 第四章 中美同舟共济:光荣的战争年代 第五章 宋美龄和中美关系的人格化 第六章 二战时期中美关系的内幕 第七章 “美国世纪”的曙光 第八章 “美国世纪”的倾塌 第九章 与浪漫化中国观的悲情告别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24 23:52:07
知乎网友发表
好书!从传教士、媒体、小说、女性外交家等不同视角切入,深入剖析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误区,为我们理解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历史根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杰斯普森的写作成熟老练,观点鲜明,翻译亦佳,推荐给对中美关系史、美国外交史感兴趣的读者!
2024-06-24 23:52:07
豆瓣书友发表
这本书真是一部良心巨作!作者以翔实的史料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美国人错位的中国形象背后深刻的文化差异和时代背景。从传教士的狂热信仰到宋美龄的魅力攻势,作者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串联起一段段跌宕起伏的历史。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部精彩的叙事,让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美文化交流的复杂性和微妙性。
2024-06-24 23:52:07
微信读书用户发表
这本书颠覆了我对美国对中国印象的认知!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深刻的分析,展现了美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它让我意识到,中美关系的误解和隔阂往往源于双方文化的差异和认知的偏差。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中美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有了新的思考。
2024-06-24 23:52:07
图书馆馆员发表
这是一本研究美国对华认知史的重要著作,对于了解中美关系至关重要。作者以扎实的史料基础和透彻的分析,阐明了美国人对中国形象的形成、变化和影响。这本书不仅适合学术研究者,也适合对中美关系感兴趣的一般读者。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误解,为构建更加良性、稳定的中美关系提供有益的启迪。
2024-06-24 23:52:07
历史学博士发表
杰斯普森的这部著作是一部开创性的研究,它将美国对华认知史纳入了美国外交史的宏观框架之中。通过对传教士、媒体、小说和外交家的深入考察,作者揭示了美国人对中国的形象是如何被塑造、利用和建构的。这本书对于理解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以及文化在国家关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