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

中国经济专题

中国经济专题

作者: 林毅夫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价格: 39.00元

ISBN: 9787301136966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林毅夫教授,1986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一职。 林毅夫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家,在国内外有众多兼职,曾担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是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十一五”规划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2005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 此外,他还担任亚洲开发银行行长“名人顾问”;2008年2月4日,又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并于同年5月31日就任,成为第一位来自中国、也是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专题》总结了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了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了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中国经济专题”是林毅夫教授在北大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课程。课程开设于1998年,到《中国经济专题》成书时正好十年,累计听课人数已上万,课程以其前沿理论与本土化关注的完美结合深受广大学生的好评,并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当之无愧地被评选为北京大学精品课程。《中国经济专题》虽名为专题,实为对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的一个系统阐述和解析。 《中国经济专题》是林老师在北京大学教学生活的一个小结,就像他在前言中所说的:“盼望此书的出版能和已上过这门课的同学们重温当时上课的情景,也盼望能通过这《中国经济专题》和未能上这门课的同学们进行思想的交流”。虽然事务繁忙,林老师却从不吝惜自己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同一研究中心的姚洋教授说过:“林老师特别喜欢讲课,他可以连续讲4个小时,不停顿的,如果不是学生饿了的话,他可以从下午一直讲到晚上。”林老师言传身教的不仅仅是他的学识,还有他的理想。他希望学生有高远的抱负,有胸怀天下的志向。他说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看到国家民族复兴的希望,所以他在书中有这样的感叹:“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乐陶陶!”

目录:

第一讲 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可谓近代以来最好的一个时代。 经过鸦片战争之后几代人的努力,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正在逐渐提高,影响也在逐步扩大。本讲我们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 机遇与挑战,将以这一时代背景作为起点。 第二讲 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中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落后于西方,最直接的原因是西方的工业革命,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西方在18世纪和19世纪以后,每当遇到技术发明瓶颈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基础科学进行投资的方式来克服这种瓶颈,使技术发明可能曲线不断右移,开发出新的技术发明空间。因此要寻找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 工业革命的原因,关键不在于了解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工业革 命这一问题本身,而是要回答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科学革命。 第三讲 近代的屈辱和社会主义革命 面对千年巨变,中国的知识分子油然生出一种让中华民族重新强盛起来的使命感。但在另一方面,面对着战争的屈辱和国势的日下,这些知识分子又有极大的挫折感,可以说,中国近代的政治和社会史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挫折感这两种心态相互交融所推动的过程。 第四讲 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很低,为了能快速且一步到位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强国、自立的目标,中国的领导人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发展 战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 第五讲 “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真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赶上发达国家的只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这几个东亚经济体,被称为“东亚奇迹”。这些东亚经济体的成功经验是否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替代路径?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东亚经济成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第六讲 农村改革及相关问题 在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业的发展绩效确实大大提高了,但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增长的贡献问题,却在80年代引发了很大的争论。 第七讲 城市改革及遗留问题 城市改革就是从企业微观治理开始,然后推向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机制,从单轨的价格和配置机制转变成双轨、最终趋向市场单轨的这样一个进程。 第八讲 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的经济改革没有回头路,只能向完全的市场经济体系前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其他领域的改革息息相关,只有解决了国有企业的问题,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才能最终实现。 第九讲 金融改革 当前的金融部门存在着很多问题,除了银行的呆坏账和股票市场的泡沫与投机等一系列问题外,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金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第十讲 中国的增长是否真实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目前我国最大的存量需求是在农村,因此现阶段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缩小城乡差距的必要措施,也是刺激农村需求增长、消除产能过剩和农村劳动力流动障碍、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可谓意义重大。 第十一讲 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公平与效率统一,实现和谐发展 收入分配不均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中国宏观经济的治理,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的建立,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确实应该让穷人的收入增长得比富人快一点,这是当务之急,但不应该是通过二次分配“劫富济贫”的方式。 第十二讲 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与总结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 附录一 经济变迁与制度增长 附录二 前现代社会中国人均收入水平长期保持 不变和人口众多之谜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24 08:07:04
书虫君发表
《中国经济专题》是一本经济学领域的佳作,林毅夫教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与转型的理论,并结合中国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我对中国经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前沿的理论框架与本土化的视角相结合,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践的指导性。值得经济学研究者和从业者一读。
2024-06-24 08:07:04
星河岁月发表
作为一本教科书,《中国经济专题》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将理论与中国经济实际紧密结合,既能帮助读者理解经济学原理,又能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和面临的挑战。林毅夫教授的文笔流畅清晰,语言生动,让我读起来津津有味。尤其是书中对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入分析,让我受益匪浅。
2024-06-24 08:07:04
知乎小王子发表
《中国经济专题》是一门面向北大本科生的经济学课程的结集,内容涵盖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林毅夫教授以他深厚的学识,对中国经济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将复杂的经济现象用生动的语言和事例阐述得条理分明。该书不仅适合经济学专业人士阅读,也适合普通读者了解中国经济。
2024-06-24 08:07:04
经济观察家发表
读林毅夫教授的《中国经济专题》,就像聆听一位智者的教诲。书中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了中国经济面临的成就和挑战。林教授的见解深刻透彻,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4-06-24 08:07:04
读书少女发表
《中国经济专题》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从书中我了解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也学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林毅夫教授的语言通俗易懂, ejemplos生动形象,让我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本书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也开拓了我的视野,值得推荐。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