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学五千年(近代文学部分)
内容简介:
本书是深受青少年朋友 欢迎的《中华文学五千年》 的续篇,介绍的是中国近代、 现代文坛上的优秀作家、作 品。它继承爷爷给孙儿讲故 事的形式,只是放在寒假里, 分25天(即25讲)进行讲述。 近现代是中国文学走向新时 代与世界文学碰撞接轨的 重要时期,文学成就多彩而 辉煌。从这部内容丰富、形 式活泼的书中,读者不仅能 较全面了解此期文学成就, 而且能更完整地领略中华五 千年文学的丰采。
目录:
第一天(1月21日) 文学上的“近代’和“现代’怎么分――近代 中国的一段伤心史――龚自珍:预言封建社会没落 的先觉者――从《病梅馆记》到《己亥杂诗》―― 魏源与林则徐――梁启超的“诗界革命”理论―― 诗歌革命先驱黄遵宪――一首《夜起》赋忧国―― “横刀”大笑的谭嗣同――章炳麟狱中赋诗赠邹容 ――“鉴湖女侠”秋瑾――一柳亚子怒斥袁世凯 第二天(1月22日) 近代文坛上的“宋诗派”和“湘乡派”――薛 福成的《巴黎观油画记》――脍炙人口的梁启超散 文《少年中国说》――梁氏的“文界革命”说―― 言过其实的“小说界革命”口号――大学者王国维 的治学之路――说说《人间词话》这本书――思想 家严复和他的翻译原则――林纾:一位不懂外语的 大翻译家 第三天(1月23日) 狭邪小说一瞥――文康的《儿女英雄传》―― 侠义公案小说代表作《三侠五义》――心高气傲的 白五爷――刘鹗的《老残游记》:一部揭露“清官’ 的谴责小说――群魔乱舞说官场――《孽海花》:一 朵邪恶之花――《七侠五义》又是怎么一回事 第四天(1月24日) 京剧是怎么诞生的――“同光十三绝”―― 《打渔杀家》和《四进士》的故事――县太爷出身的 戏剧改革家汪笑依―― 改良京剧的代表作:《哭祖 庙》和《瓜种兰因》――评剧改革家成兆才和他的 《杨三姐告状》――话剧的兴起与高僧李叔同 第五天(1月25日) 惊天动地的“五四”运动――《新青年》的 “六点希望”―― 围绕孔夫子的新旧之争――“八不 主义”:倡导白话文的最早纲领――胡适其人――胡 适的新诗“尝试”:《一笑》、《人力车夫》等――胡 适的思想倾向――《新青年》的几位主持者:陈独 秀、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和他的新诗 第六天(1月26日) 从一副联语说到鲁迅先生――鲁迅的少年时代 ――在日本――弃医学文――《狂人日记》:反封建 的一声呐喊――女师大风潮中的鲁迅――“三・一 八”惨案与《纪念刘和珍君》――从广州到上海―― “怒向刀丛觅小诗”――革命青年的良师益友――鲁 迅与共产党人 第七天(1月27日) 鲁迅《呐喊》中的几篇小说――剖析国民心理 的重要作品《阿Q正传》――是谁杀死了祥林嫂 ――《伤逝》:一个新家庭的悲剧――漫说鲁迅杂文 ――具有强烈反封建精神的早期杂文――后期杂文 一瞥:“拿来主义”及其他――各具含义的杂文集题 目――“天才”与“咖啡” 第八天(1月28日) 形形色色的文学社团――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凤凰涅�》:一曲烈火的颂歌――参加北伐和 二次东渡――投身抗日运动――“让时代的愤怒复 活在屈原的时代”――两部翻案戏:《蔡文姬》与 《武则天》――小说创作一瞥――《炉中煤》 第九天(1月29日) 高唱“创造”的创造社――郁达夫的童年时代 ―― 留学日本――小说代表作《沉沦》――《春风 沉醉的晚上》和《薄奠》――后期代表作《迟桂 花》――死于南洋――散文《钓台的春昼》――专 写“三角恋爱”的张资平 第十天(1月30日) 谈谈文学研究会――叶圣陶步入文坛――小市 民的生动写照:《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长 篇小说的“扛鼎”之作――童话《古代英雄的石 像》――甘作铺路石――许地山与《落花生》―― 底层妇女的传记:《春桃》――王统照和他的《沉 船》――与书结下不解之缘的郑振铎 第十一天(1月31日) 茅盾的青少年时代――《小说月报》的年轻主 编――长篇巨著《子夜》――《林家铺子》:小镇老 板的苦经一――《春蚕》:丰收反而破产的蚕农泪―― 《腐蚀》: 一部题材特殊的小说――一从西北之行说到 茅盾的散文――“茅盾文学奖金”的设立 第十二天(2月1日) 周作人提倡“美文”――“老子是儿子的索 子”――“叛徒”的散文:《碰壁》、《关于三月十八 日的死者》等――“隐士”的失节――周作人的散 文成就――朱自清的诗及早期散文《桨声灯影里的 秦淮河》――一 比诗还美的《绿》――月光下的荷塘 ――《背影》:抒写父子真情的美文――另一个朱自 清――作家之死 第十三天(2月2日) “你是一团火”――创造光明、销蚀自己的“红 烛”精神――新月诗派――一闻一多在清华――仰望 太阳的思乡游子――洗衣人的不平之鸣―― 闻一多 的“三美”诗论――面对一沟“死水”――“昆明 的鲁迅”――惊天动地的《一句话》――朱湘与他 的诗篇 第十四天(2月3日) 徐志摩:不做银行家,偏要当诗人――顽强的 骑士――另一种格调:《沙扬娜拉》、《渺小》――如 歌如梦的《再别康桥》一一形式与内容的巧妙配合 ――徐志摩的政治倾向――诗人之死――“雨巷诗 人”戴望舒――是诗人,也是战士 第十五天(2月4日) 将门才女冰心――“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 悴”――风靡了诗坛的《繁星》与《春水》――写 给小朋友的通讯:《寄小读者》――殷殷怀乡情―― 对母亲的深挚的爱――北平之恋――《陶奇的暑期 日记》等――出色的散文成就 第十六天(2月5日) 老舍:从北京大杂院走出来的作家――早期小 说作品――《骆驼样子》: 一个洋车夫的悲剧人生 ――《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抗战时期的老舍 ――《四世同堂》:一个不屈民族的活历史――戏剧 代表作《茶馆》――永远活在人民心上 第十七天(2月6日) 冲出封建牢笼的巴金―― 第一部长篇《灭 亡》――一本礼教吃人的血泪帐:“家”的故事―― “激流”三部曲的另两部:《春》和《秋》――“屈指可数 的好作家”――小知识分子的悲剧:《寒夜》――两赴 朝鲜战场――在“文革”中――永不搁笔 第十八天(2月7日) 曹禺的学习之路――开创了戏剧新时代的《雷 雨》――《雷雨》中的人物形象――《日出》: 对 “损不足而奉有余”的社会的控诉――《北京人》:一 曲没落封建家庭的挽歌――“中国的莎士比亚’ 第十九天(2月8日) 洪深和他的剧作《五奎桥》―― 欧阳予倩与 《桃花扇》――田汉的戏剧代表作《名优之死》―― 田汉与戏剧的不解缘――夏衍:由翻译家到剧作家 ――代表作《上海屋檐下》――一陈白尘与他的讽刺 闹剧《升官图》――贺敬之与《白毛女》――李季 刮起了“西北风” 第二十天(2月9日) 臧克家的诗歌代表作《有的人》――早期诗作 《老马》一――使人想起杜甫诗歌――《自己的写照》: 用诗写成的自传――艾青:一个出身地主家庭的农 民的儿子―― 感人至深的《大堰河――我的保 姆》――令人心碎的《手推车》―― 气势恢宏的 《太阳》、《黎明的通知》―― 民族的号手――“鼓 手”田间 第二十一天(2月10日) 五颜六色的文坛――柔石和小说《二月》―― 殷夫:革命义胜过兄弟情――张天翼的小说代表作 《包氏父子》――一另一代表作《华威先生》――童话 《大林和小林》与《宝葫芦的秘密》――沙汀与讽刺 短篇《在其香居茶馆》――艾芜:到处流浪的小说 家――《在峡中》:一篇“贼窟”余生记――沙汀与 艾芜的生死交情――“好汉作家”萧军――死而不 甘的女作家萧红――代表作《生死场》等 第二十二天(2月11日) 湘西这块美丽土地――沈从文的少年时代―― 短篇小说《萧萧》――《边城》:一个世外桃源的动 人故事――《边城》意义探讨――钱钟书的小说名 著《围城》――“围城”是什么意思――《围城》的 讽刺艺术 第二十三天(2月12日) 出身名门的张爱玲――成名作《倾城之恋》―― “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金锁记》――张爱玲的散 文―― 张恨水的《春明外史》和《金粉世家》―― 风靡一时的言情小说《啼笑姻缘》―― 秦瘦鸥的 《秋海棠》 第二十四天(2月13日) 丁玲的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第一部 反映农村土改的长篇小说: 《太阳照在桑干河 上》―― 出色的人物心理刻――另一部反映土改 的大作: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一出分马喜剧 ――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等 第二十五天(2月14日) 自学成才的孙犁―― 荷花淀里的笑声与枪声 ――诗笔写小说――甘作“地摊文学家”的赵树理 ――一《小二黑结婚》:一篇深受农民喜爱的小说―― 生动活泼的“土改文件”:《李有才板话》――敢讲 真话的赵树理――笼统谈谈当代文学―― 玉树红灯 映笑颜 后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