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

大众传播理论

大众传播理论

作者: 刘海龙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2

价格: 48.00元

ISBN: 9787300086293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副所长。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109460/

内容简介:

《21世纪传播学系列教材•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内容,主要分四个板块。对于研究生层面的阅读者来说,要求全面掌握,而对本科生,则可以有一些侧重。第一部分从第一章到第三章,介绍了传播的观念、大众传播研究的历史、大众传播理论的范式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从第四章到第八章,除了第四章中的宣传研究外,主要是客观经验主义的研究范式,介绍了大众传播的功能与效果。第三部分从第九章到第十一章,主要是介绍批判理论。第四部分是第十二章,主要是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目录:

第一章 传播的六种话语 第一节 什么是话语研究 第二节 传播是传递 第三节 传播是控制 第四节 传播是游戏 第五节 传播是权力 第六节 传播是撒播 第七节 传播是共享和互动 总结 第二章 大众传播研究史:诠释与建构 第一节 在争论中被建构起来的传播研究史 第二节 “传播学”在中国的建构 第三节 修辞学和文学批评传统 第四节 19世纪至20世纪初欧洲的大众传播研究 第五节 芝加哥学派与美国早期大众传播研究 第六节 李普曼和《民意》 第七节 大众传播研究 总结 第三章 理论和研究范式 第五节 芝加哥学派与美国早期大众传播研究 第六节 李普曼和《民意》 第七节 大众传播研究 总结 第三章 理论和研究范式 第一节 理论与范式 第二节 大众传播理论的三种范式 第三节 理论研究的程序与工具 第四节 如何评估理论 总结 第四章 大众传播中的宣传与说服 第一节 争论中的宣传概念 第二节 从“旧宣传”到“新宣传” 第三节 传播与说服 总结 第五章 从功能到效果 第一节 早期的功能研究 第二节 社会结构与大众传播的功能:知沟假说 第三节 效果研究与传播流 第四节 创新及信息的扩散 总结 第六章 大众传播的影响:社会心理取向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认知基模 第二节 沉默的螺旋 第三节 第三人效果 总结 第七章 大众传播的影响:信息环境取向 第八章 大众传播的影响:受众使用与依赖取向 第九章 批判理论的兴起和传播政治经济学派 第十章 文化研究:表征与霸权 第十一章 媒体生产与媒介场 第十二章 多伦多学派及媒介研究 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24 05:20:27
书虫小蚂蚁发表
《大众传播理论》一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传播学世界的大门。刘海龙教授用清晰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带领我领略了传播学各个范式与流派的奥秘。从客观经验主义到批判理论,这本书让我对传播现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024-06-24 05:20:27
传播学爱好者发表
作为一名传播学专业学生,我迫不及待地捧读了《大众传播理论》。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从传播的本质到理论范式,再到传播效果和批判理论,环环相扣,让我对整个传播学体系有了清晰的把握。
2024-06-24 05:20:27
阿布的书架发表
《大众传播理论》这本书就像一张传播学思想的地图,将各种理论流派呈现在我的面前。从宣传研究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案例,让我领悟了不同理论的精髓和应用。这本书绝对是我学习传播学路上不可或缺的指南。
2024-06-24 05:20:27
云间阅者发表
刘海龙教授的《大众传播理论》是一部全面且深入的著作,适合各层次的传播学学习者。它不仅介绍了传播学的历史和基本概念,还深入探讨了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和局限性。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扩宽了我的知识面,也对传播学的前沿动态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2024-06-24 05:20:27
传播学小新发表
《大众传播理论》这本书的语言简洁易懂,内容丰富翔实。作者不仅梳理了传播学的理论脉络,还结合了大量的案例进行分析。它帮助我建立了传播学理论的知识体系,也让我对传播现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传播学感兴趣的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