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落差

落差

作者: [法] 于贝尔·达弥施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7

价格: 29.00元

ISBN: 9787563366989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于贝尔•达弥施,艺术哲学家、艺术史家,生于1928年。曾任教于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主要著作有:《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瑟伊出版社,1972;繁体中文版,台湾扬智出版社,董强译,2001);《透视的起源》(弗拉马利翁出版社,1987);《帕里斯的裁决》(弗拉马利翁出版社,1992);《来自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的一个童年回忆》(瑟伊出版社,1997)。

内容简介:

本书是法国艺术史家于贝尔•达弥施有关摄影与电影研究成果的汇总,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摄影的本质,同时提出一个一直萦绕着他的问题:摄影是没有历史的,或者说,由于摄影的本质,不可能存在一种摄影史——哪怕在纪念他所崇敬的瓦尔特•本雅明撰写的《摄影小史》时,他也多次重申这一问题;第二部分,分述三种不同的摄影实践,包括曾经昙花一现的立体视像、法国当代作家兼摄影家德尼•洛什的创作,以及加拿大多才多艺的全能艺术家迈克尔•斯诺的作品;第三部分专门讨论“建筑摄影”这一特殊类型;第四部分探讨运动的图像,也就是电影中的影像,最终提出一个“节奏-影像”的概念,与德勒兹的“时间-影像”与“运动-影像”相映成趣。

目录:

为了建立一种新的图像接受美学——达弥施的《落差》导读前言 关于摄影图像现象学的五点想法I一 不可处理二 纪念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出版五十周年三 从摄影出发Ⅱ一 立体感及其魔力二 最后期限三 音乐会——迈克尔·斯诺作为艺术家的肖像Ⅲ一 固定的活力二 古堡探幽三 缠绕的线Ⅳ一 冒着失去视觉的危险——电影与绘画二 刺破银幕三 紧迫感——研究提案四 节奏一影像附注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23 20:34:24
书海漫游者发表
《落差》是一部关于摄影和电影的精彩之作。达弥施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摄影的本质,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他还分析了各种摄影实践,从立体视像到当代摄影家的作品,并深入研究了建筑摄影和电影中的动态图像。达弥施的观点犀利而有洞见,为读者提供了理解视觉文化的新视角。
2024-06-23 20:34:24
艺术爱好者发表
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我被《落差》中对摄影和电影的深入探索深深吸引。达弥施的文字清晰易懂,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他的论述结构清晰,从摄影的本质到各种摄影实践,再到建筑摄影和动态图像,逐步深入,层层递进。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摄影和电影有了更深的认识,还对视觉文化的复杂性有了新的思考。
2024-06-23 20:34:24
视觉文化研究者发表
《落差》是视觉文化研究领域的一本重要著作。达弥施从图像的本质和历史角度出发,对摄影和电影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他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洞见为理解视觉文化提供了新的框架。这本书既适合视觉文化研究学者,也适合对摄影和电影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2024-06-23 20:34:24
艺术史学生发表
作为一名艺术史学生,《落差》对我的专业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达弥施关于摄影和电影的论述启发了我对视觉文化的新思考。他提出的“节奏-影像”的概念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丰富了我的对电影图像的理解。这本书为我的艺术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理论基础。
2024-06-23 20:34:24
摄影爱好者发表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我从《落差》中学到了很多关于摄影的知识。达弥施对摄影本质的探讨让我对摄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分析的各种摄影实践也让我开阔了眼界,了解了摄影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是一本实用的指南,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