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马克思传

马克思传

作者: 萧灼基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价格: 98.00元

ISBN: 9787500471028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相对于其他作者撰写的《马克思传》,在《马克思传(精)》中,作者(萧灼基)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因此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马克思传(精)》注重把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和理论创造结合起来。这就突出了“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的形象,革命的理论来自革命的实践。 2.《马克思传(精)》注意从重要理论著作的内容和写作的历史背景出发,阐述马克思的思想发展,特别注意对过去研究和介绍较少的一些著作进行较详细的分析、介绍。 3.本书对马克思传记本身进行了一些新的探讨。 4.《马克思传(精)》重点介绍了马克思的理论创作,尤其是对《资本论》作了全面细致的介绍。 5.从宏观上来看,本书对《资本论》创作史的分期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关于《资本论》创作史分期,国内外学者存在不同看法。作者根据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成熟程度和《资本论》整个科学体系的完善程度,把《资本论》创作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43-1849年)是创作《资本论》的准备阶段,马克思经济学说基本形成。这个阶段,马克思奠定了《资本论》的方法论基础,并且已经知道了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如何产生的。第二阶段(1850-1865年)。写作《资本论》手稿。马克思经济学说基本建立。这个阶段,马克思写了《资本论》的三部完整的手稿,研究了《资本论》理论部分和学说史部分的所有重要问题,建立了《资本论》完整的科学体系。第三阶段(1866-1883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广泛传播。 6.在结构方面,本书基本上按照马克思一生的革命历程安排章节,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时间顺序,而是把一些内容相关的事件和活动适当集中。这就使有关问题的联系较紧密,重点突出,阐述较充分。另外,本书在马克思传记的结构中做出了若干新的尝试。 7.另外,本书在参考材料的使用上,运用了很多新的研究资料,如马克思在1844年左右写了很多哲学手稿,通过对这些手稿的分析,我们就能够更好地把握马克思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同时,对《马克思恩格斯通讯录》的发掘利用,对于完善本书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07 21:20:55
乐天派发表
萧灼基的《马克思传(精)》是一部深入浅出的马克思传记,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循序渐进地梳理了马克思波澜壮阔的一生,从他的革命活动到理论创造,从他的思想发展到家庭生活,全景式地呈现了这位伟人的方方面面。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资本论》在本书中得到了重点介绍,作者不仅全面细致地解析了其核心思想,还探讨了其创作史的分期,为我们理解马克思经济学说提供了宝贵的 insights。
2024-05-07 21:20:55
犀利点评家发表
《马克思传(精)》是萧灼基对马克思生平和思想的一项深入探索。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对马克思革命活动和理论创造的高度重视,而不是将其割裂开来。作者认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而他的理论正是源于他的实践。这种认识不仅拓宽了我们对马克思的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看待政治理论和社会变革的新视角。
2024-05-07 21:20:55
求知若渴发表
本书中,萧灼基注重从马克思重要理论著作的内容和写作背景出发,阐述其思想发展,尤其对以往研究较少的著作做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对《资本论》创作史分期的观点也极具启发性,为我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2024-05-07 21:20:55
冷静思考者发表
与其他马克思传记不同,《马克思传(精)》在结构安排上颇具创新。作者基本按照马克思一生的革命历程安排章节,但又灵活地将相关事件和活动适当集中,使有关问题的联系更加紧密,重点突出,阐述充分。这种结构上的安排,不仅便于读者理解,也凸显了马克思一生中各个阶段的思想和行动之间的相互影响。
2024-05-07 21:20:55
史料控发表
本书在参考材料的使用上,运用了大量新的研究资料。例如,对马克思 1844 年左右的哲学手稿的分析,以及对《马克思恩格斯通讯录》的发掘利用,这些新鲜的材料丰富了本书的内容,也为我们了解马克思的思想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