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

中国传统道德(简编本)

中国传统道德(简编本)

作者: 罗国杰编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5-12

价格: 13.00

ISBN: 9787300021898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道德》简编本是在中央领导同民的关心支持下,由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该书主要用于在大、中、小学校进行中国古代优秀传统道德的教育。我们这里所讲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主要是指从先秦到辛亥革命时期,以儒墨道法各家伦理道德传统为内容的伦理思想以及道德实践活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中,由于中国历史的特殊原因,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影响。

目录:

目录 规范篇 第一章 人际交往道德规范 导言 第一节 公忠 第二节 正义 第三节 仁爱 第四节 中和 第五节 孝慈 第六节 诚信 第七节 宽恕 第八节 谦敬 第九节 礼让 第二章 处己立身道德规范 导言 第一节 自强 第二节 持节 第三节 知耻 第四节 明智 第五节 勇毅 第六节 节制 第七节 廉洁 第八节 勤俭 第九节 爱物 第三章 职业道德和文明礼仪规范 导言 第一节 敬业 第二节 礼仪 德行篇 第一章 胸怀天下 爱国爱民 导言 第一节 忧国忧民 第二节 以身许国 第三节 抗暴御侮 第二章 公忠为国 清正廉明 导言 第一节 秉公去私 第二节 反贪倡廉 第三章 独立特行 清节自守 导言 第一节 持正不阿 第二节 坚守气节 第四章 勤劳勇敢 质朴俭约 导言 第一节 艰苦奋斗 第二节 质朴俭约 第五章 勤奋好学 尊师重道 导言 第一节 勤学苦读 第二节 尊师重道 第六章 修身自律 崇德重义 导言 第一节 励志自强 第二节 自律改过 第三节 诚信守约 第四节 谦恭礼让 第五节 见利思义 第七章 家庭和睦 孝慈友恭 导言 第一节 父慈子孝 第二节 夫妻爱敬 第三节 兄友弟恭 第四节 注重家教 第八章 乐群贵和 德洽乡里 导言 第一节 以德交友 第二节 严己宽人 第三节 尊老爱幼 第四节 扶危济困 教育 第一章 德教与修身 修养篇 导言 第一节 德教为先 第二节 修身为本 第二章 立志 导言 第一节 志学 第二节 志道 第三章 为学 导言 第一节 好学 第二节 博学 第三节 为己 第四章 存养 导言 第一节 养气 第二节 集义 第三节 持敬 第四节 节欲 第五章 克治 导言 第一节 慎独 第二节 自省 第三节 改过 第四节 以公克私 第六章 力行 导言 第一节 躬行与笃行 第二节 慎言与慎动 第三节 事上磨练 第七章 理想人格与理想境界 导言 第一节 君子与圣贤 第二节 孔颜乐处 第三节 浩然之气 名言篇 第一章 教化德治 导言 第一节 教化 第二节 表率 第三节 家教 第四节 易俗 第五节 德治 第二章 公私义利 导言 第一节 群己 第二节 公私 第三节 义利 第四节 理欲 第三章 人生处己 导言 第一节 生死 第二节 力命 第三节 荣辱 第四节 忧乐 第五节 穷达 第四章 待人交友 导言 第一节 知人 第二节 待人 第三节 交友 第四节 人和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23 20:17:50
书虫小李发表
《中国传统道德》简编本语言精炼,观点明确,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帮助我深入了解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思想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作为一本教育读物,这本书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2024-06-23 20:17:50
文化爱好者发表
读《中国传统道德》简编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先秦时期,与圣贤对话。书中提炼了先贤们的道德教诲,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重拾传统道德中的仁义礼智信,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2024-06-23 20:17:50
历史达人发表
《中国传统道德》简编本汇集了先秦至辛亥革命时期的伦理思想精华。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加深了对中国历史的理解,还领略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道德智慧。书中详细阐述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道德观念和社会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
2024-06-23 20:17:50
道德践行者发表
《中国传统道德》简编本是一本涵养德行的宝典。书中所载的传统道德规范,如仁、义、礼、智、信,历经千年的考验,至今仍具有普适性。我将把这些道德准则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修身养性,做一名有德之人。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理论读物,更是一本实践指南,引领我们走向道德的高尚境界。
2024-06-23 20:17:50
儒家学者发表
《中国传统道德》简编本精要地梳理了儒家伦理思想的主干。从孔子、孟子到荀子,儒家学派对仁、义、礼、智的阐释非常深刻。这本书为我提供了理解儒家思想的系统框架,让我对儒家道德观的来龙去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作为一名儒家学者,我强烈推荐本书,因为它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
登录发表评论